第235章:这样的薛举 (第4/4页)
了一口柳如眉泡制的茶汤,向坐在下首的薛举说道:“老薛,我说你能不能有那么一点点出息啊?” 对于薛举这个家伙,杨集是万分的无奈。 他明明有着不弱于韦云起的统帅之才,可他宁可呆在杨集的私人团队之内,也不愿去当朝廷的官员,这让杨集十分头痛。 “公子有所不知!”薛举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香茶,笑着说道:“对于我来讲,还是更喜欢当王府的军司马。” 杨集好奇道:“你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很简单!”薛举放下茶杯,说道:“一来是清闲,什么时候想见父母妻儿都行,一旦当了朝廷的官,就不会这么自由了。二来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您别看大隋各州刺史、长史、司马、总管几乎是土皇帝一般的人物,但是他们的权力和地位都是由朝堂上的大人物们所决定,如果靠山过硬也就罢了,如果换成我这种出身卑微的人,什么时候被人家玩死都不知道,再大的权利对我来说也是虚的,唯有公子才能让我一世无忧的做个富贵闲人。”薛举说得很直白、很坦率,但是这番话,也的的确确是他的心里话。 “不思上进。”杨集无奈的摇了摇头,王府属官现在都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二个都患上了懒癌,薛举是这样,李大辩、李大亮、宋正本、郝瑗等人也是这样,便是他的表弟独孤平云,小小年纪,也是这么的不思上进。再这样下去,恐怕刚刚加入不久的尉迟恭、魏征、凌敬也被他们传染。 薛举笑着说道:“公子别看我只是从四品下、且没有什么实权的王府司马,可如今许多上州刺史、六部官员都眼热不已呢!让我和他们换,我还不乐意呢。” 杨集叹息道:“你不为自己着想,但是你总得为你的儿子着想吧?” 薛举的理由更加充分了:“所以我才要他们学好本事,日后继续为公子、为世子效忠啊!” “薛举啊,我看你要改名叫薛不举才对。”杨集无言以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随着李靖等人的出走,他身边确实也需薛举等人辅助。 “您常说人生苦短,一个人只有短短几十年寿命,没必要活得那么累。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人嘛,只要知足,才能常乐。”薛举停顿了一下,十分满足的说道:“我原本只是一个卑微、卑贱的商人,对于今天的地位,以前是做梦也不敢奢望,若是再苛求更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也是自寻烦恼。所以还是安安心心的做好分内之事就够了。” “……”杨集相信这是薛举的心里话,只因他之前只是一个商人,他的社会地位仅仅只是比奴隶稍微高那么一点点,而且他为了晋升为民籍,几乎耗尽了全部家财,甚至连美貌如花、风韵嫣然的老婆被李纲的儿子调戏之际,也是忍了又忍。现如今,薛举不仅拥有了百姓的户籍,还成为从四品下的官员,所以薛举确实没有不满足的理由。 细想起那个西秦霸王,实际上还是给世道逼出来的。像现在这种和平盛世,谁TMD的想着造反啊? 即便是有天生的阴谋家、造反家,可也绝对不是出身低、温饱即满足的薛举、朱粲等等低层人士。一来是他们在盛世没有具备在造反的想法和胆量;二来是他们没有具备造反的实力和后盾,所以自古以来的普通老百姓,只要能够活得下去,一般都会选择忍饥挨饿、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不是起兵造反。 。。。。。。。。。。。。 捷报很快传到了大兴城,主政的太子杨广沉默良久,在诏书上重重的盖下了大印。 册封党项五部酋长为官身,各封为太常寺、鸿胪寺官员,还给予了他们一个县子的爵位。表面上这是恩典,实际上却是把他们弄去京城当闲散的散官。 对于杨集的打散分居政策,杨广打从心里赞成,这样分裂党项远比统一的党项有利于朝廷的统治。 羌人与中原人共生共存了千多年,每一个中原王朝的崛起都会让他们乖乖听话,一旦衰弱了,他们也和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在西北搞事。 他们之所以能存续下去,就是因为他们能忍,说到底,这些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勾践传人,因为他们只相信实力。 弱小之时顺服你,强大就来反你。不过从目前看来,杨集走了一条正确的对待异族之路,如果按照他的方式这么搞下去,没有什么异族是时间不能解决的。碧海思云的大隋主沉浮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