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648章 归乡省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8章 归乡省亲 (第1/2页)

    曹佾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如果单单说一万贯,朝廷收回的税收并没有多少,也没有师父说的两三千贯之多,因为大部分修桥之人都花用在了基本的生活方面,他们不会去买绫罗绸缎,不舍得去买米买肉,而是花在教育上比较多,例如先生的束脩,例如购买自制的笔墨纸砚,这些,朝廷收不到多少税。”

    曹佾说的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社会该有的经济结构,粮食自己种,菜自己种,麻布自己纺,所有的财富在自家流动,朝廷不能收税。

    所以,贫苦之人最多买点盐等生活必需品,也不会奢侈的去馆子里吃饭,朝廷自然更是收不到税。

    “这一万贯直接产生的税收有多少?”

    “学生经过粗算,大概只有一千贯多一点,但学生发现了另一种好处,带来的税收相当可观。”

    “具体说说。”

    “简单点说,就是这一万贯,拉动了其他方面的经济活力,例如建桥所用的石材、三合土,都拉动了税收增长,最可观的是,因为一座桥,让桥两头的土地价值翻了几番,土地交易带来的税收超过了三千贯,还有因为一座桥,让杭州城北的经济活动比之前增加了两成,税收更是个天文数字。”

    张唐卿哈哈大笑起来,是开心的笑。

    “好,好极了,曹佾,速速回开封,把研究成果拿出来,交给冯相,让冯相看一看,咱们年初的基建计划是不是值得的。”

    “是,学生已经急不可耐了。”

    “去吧,去吧。”

    “学生告退。”

    送走了曹佾,张唐卿心情大好。

    李文进走进来说道:“曹佾这孩子算是出息了,你不打算给他压压担子?”

    “满打满算才十八岁,正七品已经够他历练了。”

    “呵呵,五师弟中进士的时候才多大?他十八岁的时候都快去夏州当知州了。”

    “不一样,五师兄中进士之前已经有了官身,曹佾是白身,不一样,再历练一两年,把他外放。”

    “也好。”

    “大师兄,你回益都到底是什么事?还不跟弟弟交个底?”

    一说到李文进的目的,李文进立刻闭上了嘴巴,一个字都不说了。

    “其实官家让礼院的人跟着,我大体能猜到,是不是要加封我娘?”

    李文进笑了笑,依然没说话。

    大队人马继续前行,每到一个府州县,城中官绅必定会在路边设好酒案,希望张唐卿能吃一杯水酒再走,张唐卿下榻的驿馆,更是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很多士子慕名而来,希望能得到张唐卿的青睐。

    这就是所谓的投献。

    士子们把自己写的诗词拿给张唐卿,只要张唐卿说一个“好”字,士子的名声立刻大增,为自己中进士增加砝码。

    但张唐卿对投献这种投机取巧非常反感,所以都是浅尝辄止,表扬一番当地士子。

    刚开始大家很兴奋,毕竟被张唐卿表扬是件光彩的事情。

    但慢慢的大家琢磨过味来了,张唐卿一路上表扬的人太多了,就不值钱了。

    用了十日功夫,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