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魁_第423章 蛰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3章 蛰伏 (第2/2页)

   “我实在想不出谁还能有如此手段,你可能还不知道吧,李元昊的儿子宁令哥登基称帝,尊李元昊为太上皇,如今爷俩正在隔空对骂呢。”

    张唐卿笑笑说道:“李元昊贼子倒行逆施,连他亲儿子都看不下去了,侄儿可左右不了宁令哥和野利兄弟的想法。”

    折惟忠哈哈笑了起来,他就喜欢张唐卿这种不要脸的样子,在朝堂上,就要靠不要脸才能生存下去,才能走得远,正人君子无法在朝堂上生存。

    “此去开封,当蛰伏,这是老夫对你的忠告。”

    张唐卿再次谢过折惟忠。

    张唐卿先去了薛奎的帅府,和薛奎一起去隆德府(今长治市),在隆德府和夏竦的大军会合,一起进京。

    张唐卿和薛奎早就认识了,张唐卿中举的那一年,薛奎是同知贡举,算起来,张唐卿应该喊薛奎一声先生。

    一路上,两人倒是交流了不少,尤其是说道张唐卿中举的那一年,薛奎甚至能背出张唐卿写的诗和赋。

    薛奎是个纯文人,有点像范仲淹,有点傻有点天真。

    不过,薛奎和范仲淹一样,都是纯粹的人,内心光明磊落,不屑于阴谋诡计。

    薛奎是从正三品的知制诰任上,调任麟府路,任麟府路经略安抚副使,如今归来,再往前一步就是从二品。

    整个大宋,从二品的官位是有限的,除了参知政事及枢密副使以外,只剩下了几个大学士及各部尚书。

    但对薛奎来说,只要不进政事堂或者枢密院,就不算进步。

    而参政和枢密副使等职已经人满为患,张耆虽然要致使了,但朝廷把枢密使之职给了夏竦,薛奎任礼部尚书,判吏部。

    薛奎总算是搞到了一个吏部的差遣,虽然吏部被流内铨和审官院给架空了,但好歹是个从二品的位子,如今,薛奎和张唐卿一样,都需要慢慢的养望,等待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范仲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接了宋守约的位子。

    自从宋守约调回京城任三衙侍卫步兵司副总管,签枢密院事,河北西路经略安抚副使的位子就空了下来。

    范仲淹从泾原路经略安抚副使,变成了河北西路经略安抚副使,这一点上来说,范仲淹亏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范仲淹却是赚了。

    因为,西北已经无战事,而下一步的大战,必定会发生在宋辽两国之间,范仲淹提前去河北西路布置一番,将来大战起时,他就是夏竦的角色,枢密使、参政之位,都在向范仲淹招手。

    隆德府已经成为了军队的海洋。

    捧日军、天武军这两个参加伐夏之战的禁军,也跟着夏竦回京。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狄青和王石在隆德府府治上党县城外五里相迎。

    狄青远远的看到张唐卿的马队过来了,激动的单膝跪地,“末将恭迎薛帅、张帅。”

    王石则直接跪在了张唐卿面前,“少爷,呜呜,少爷。”

    “好了好了,起来,莫做小儿女状。”

    张唐卿使劲锤了一把王石的肩膀,“好小子,身体更壮实了,腰伤无碍了吧。”

    “好了,好利索了。”骑驴的大宋文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