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以书为剑,以学为刀  (第1/2页)
    说有事,倒真不是骗胡闹的。    东方帅在甄家工坊转了一圈,对纸和书的生产情况大致有了个了解。m.    糜竺倒是个守信之人,也是个很有生意头脑之人。    将南方毛竹及粮食一船船运至冀州,再将酒运至南方售卖。    毛竹在南方不值钱,粮食也较北方便宜得多,他倒也真的不赚甄家分毫利润。    但甄家的酒在南方却能卖出高价,特别甄家改良过后的酿酒技术,直接用粮食酿出原酒,不需要再用劣酒来蒸馏加工,口感好了太多。    甄家也调配出不同的浓度,形成从柔和到烈性几种不同口味,适宜的人群更广了。    糜家仅酒一项,就赚得财源滚滚。    南甄北糜,在大汉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两大土豪家族。    当然,人家提起如今的甄家,都只会说是常山甄家。    至于中山甄家,也只是空守着太保甄邯之后的名气,靠张颖留给他们的钱财挥霍度日。    有出无进,也逐渐泯然于众。    毛竹管够,纸张生产工艺定了下来,产量也日益稳定。    年前两个月再积些存货,开年后便会铺至整个大汉销售。    书也已经开始印刷,只不过冀州所有的原版书籍,也都是些较为通用的书。    《论语》、《尚书》、《左传》之类的。    有许多书都被各世家珍藏,特别是各家祖上流传下来的著作,基本都是不外传的东西。    知识垄断,便是世家屹立不倒的根。    人可以死,要把根留住。    东方帅便要与众人商量如何让这些世家乖乖把根献出来。    几本印好的《论语》分发到各人手上,田丰、沮授、郭嘉等人都啧啧称奇。    有了这种轻便易携带的纸质书,竹简真的可以拿去烧火了。    刘岩那万年冰封的脸似乎也被东风吹化了一般,居然对东方帅露出赞赏的一笑。    令东方帅毛骨悚然。    胡昭更是捏着书舍不得放,边翻边眯着眼嘿嘿直笑,满脸激动。    那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看的是《春秋》呢。    众人又向东方帅了解了纸张的价格、印刷的难易程度、书的制作价格等等。    可以判断出几乎平民百姓咬咬牙,都能让家中有一人能买得起书,写得起字了。    众人皆兴奋,只有崔琰暗自苦笑。    这等神器一出,天下将尽是读书人。    按主公的意思,以后文人也会与武人一样,采用开科取士的办法。    世家或许一开始还能凭底蕴占些先机,但主公显然也想到了这层。    若说书是剑,常山书院的免费教学模式,就是另一柄斩向世家的大刀。    冀州如今有甄家帮忙敛财,几年过后完全有能力在整个冀州逐步推行这种免费教学模式。    到时只怕天下文人出冀州,世家还凭什么与冀州对抗?    唯一庆幸的是,家族当时选择将自己放在冀州这个篮子里,助东方帅于微末。    只要不与他作对,这一世应该不会家族覆灭。    所以,赶紧认清形势吧,倾尽全力来助他谋取天下,别再惦记其他篮子会不会有收获了。    “主公,我崔氏藏书颇丰,愿意将所有藏书运来,供主公印制。”    崔琰首先表态,引得东方帅大为赞赏。    “好!清河崔氏千年底蕴,定能令冀州文风大盛。多谢崔家支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