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七十二章 诡谲难揣度,豪壮终得获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诡谲难揣度,豪壮终得获终 (第2/2页)

中,遂复杀张脩而并其众。--《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传》

    鲁祖张陵、父张衡在《三国志》记述中,为五斗米道创始人。

    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魏书八张鲁传》

    按说鲁家三代嫡传,应有家学渊源;却与“后起之秀”张修“惑众汉中”的记载严重冲突。

    对此,后世史家解释纷纭,各执一词。

    一说“张修”是“张衡”的误写。即“张修为张鲁之父”。裴松之即持此论。但此说甚谬,无法解释“张鲁杀修”的记载。

    臣(裴)松之谓:“张脩”应是“张衡”之误,非《典略》之失,则传写之误。--《三国志》引注

    一说“张修”与“张鲁”本为刘焉帐下别部司马,二人入汉中后、因争权火并。

    陈寿与范晔均因袭此说。

    但此又与范氏《后汉书灵帝纪》中“中平元年、巴郡妖巫张修叛乱”的记载严重冲突。m.zwWX.ORg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遂任(张)鲁以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传》

    莫说刘宋时代的范晔(398-445)不能审其本末,便是三国时代的学者,关于张修与张鲁,究竟谁为正统,也是莫衷一是,相争不下。

    巴西陈寿,支持张鲁是“五斗嫡传”;

    京兆鱼豢,则一口咬定张修是“汉中教宗”。

    巴西与京兆,距离汉中都很近,取材可信度较高;

    而陈寿与鱼豢,也系同时代人物。

    寿著《三国志》,豢撰《魏略》及《典略》,皆不朽之作。

    可见,张修与张鲁的关系,在当时就是个“未解之谜”。

    大致史实,应是张修先在汉中割据,之后遭张鲁袭破,降而见杀。

    鲁因承其旧业,继续在汉中利用“五斗米道”惑众自立。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现代学者大体因袭此说,分歧在于、对张鲁“是否具备家学渊源”有所争议。

    如黄惠贤支持张鲁为五斗米教嫡传;

    而吕思勉则认为张鲁并无家学,其实是杀修之后“冒名”而已。

    我们剖析一下义米、义肉、与义舍。

    义米、义肉是颇具迷惑色彩的词汇。

    上世纪中叶,学界掀起的“张鲁政权是否代表了农民革命”的探讨,其主要论据

    即“张鲁镇压汉中豪强”,有打击反动地主的色彩;

    同时“设置义米、义肉与义舍”,具备“财产公有制”的雏形。

    这些今天看来颇为有趣的观点,大约是当时政治环境的现实映射。

    张鲁政权自然不可能是什么“乌托邦”。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所谓的“农民革命”、“财产公有”之类,在两汉落后的生产力之下,也无从谈起。

    即使就当时“镇压豪强”与“义米义肉”的论据来看,也实属舛谬频出。

    先谈谈所谓的“镇压豪强”。

    张鲁在汉中,确实有过一段“打击地方豪右”的行为。

    但其本质是争权夺利,清扫异己。

    这与农民革命时代“打击地主武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遭到张鲁镇压的、主要是故汉中太守苏固,以及妖巫张修的残余势力。

    这与刘焉入蜀、大杀川地旧人(188);曹操牧兖、狂屠地方豪强(192-194)并无二致。

    都是巩固统治的手段。

    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脩杀之,夺其众。--《魏书八张鲁传》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可见南郑李氏,必是地方豪右。

    劝说张鲁称王者是地方豪强,劝阻张鲁称王者亦是地方豪强。

    可见,张鲁完全被巴汉地区的大族们包围,根本就是个毫无主见的傀儡;

    甚至魏兵压境时,连是战是和,是走是留,都无法独立做主,还得听从功曹阎圃的意见。

    原因无他,这些地方豪强才是真太守,鲁不过“随人俯仰”而已。

    彼时张鲁割据汉中近三十载,恐怕已年过五旬甚至六旬,窝囊至此,委实罕见。

    《后汉书党锢列传》即生动提及“郡吏架空郡守”的现象。

    以汝南太守宗资、南阳太守成瑨为代表。

    文多不载。

    由此可见鲁所任用者,皆高门著姓,地方豪霸,与寒士庶族完全无关;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后世所谓“打击地主”完全是穿凿附会,将张鲁割据初期的“清理异己”美化为“革命行为”。

    似鲁般宽纵豪强之人,治下百姓的生存状态,也便可想而知。

    这就引出下一个话题,即所谓“财产公有”。

    此话题,咱们下章再谈。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