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太空电梯工程  (第2/2页)
速度,也就是能让物体保持在太空中不掉下去的速度,一直在太空中,把整个电梯的另一端拉直。    你可以把这个模型,想象成是一个拴着绳子的小球。    人的手就是地球基座,抓住绳子的一端,然后不停的自转自己的身体,把小球甩起来。    如此一来,绳子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拉的笔直,而你的手与被甩飞的小球,就呈现了一个相对静止的运动。    一旦你停下转动,那么太空电梯就会瞬间垮塌。    问题就出在这个配重块上。    近地轨道的位置大概距离地表400-2000公里,而同步轨道的位置,大约距离地表36000公里。    这就已经多远了?    但这还没完,在他们头顶还有个配重块呢。    这个配重块的距离,需要根据太空站的大小来定,太空站越大,自然配重块也得距离的越远。    就像你给绳子中间挂个哑铃,你还想让小球继续用离心力带着它飞起来,别说你了,泰森都不行。    所以,经过汪淼的计算,他发现,如果搭建一个大约为国际空间站左右重量的太空站,那配重块至少得在距离地表300000千米。    好家伙,这都快修到月球上去了,你干脆直接把月球当配重块算了。    不过那样做的代价,就是地球直接被潮汐效应所毁灭。    最终,汪淼也没什么头绪,现在最佳的解决方案只有两个。    第一,增加纳米材料的坚韧度,让配重块即使不那么远,也可以拉得动太空站。    第二,缩减太空站体积,把太空站的大小控制在只有一栋房子那么大。    这两个方案似乎都没什么可行性。    第一个方案,如果人类真的能制造出那么高精度级别的材料,又坚韧,又轻薄,那科技等级至少得和三体人差不多。    那时候还要个屁的太空电梯。    第二个方案就更鸡肋了。    要是减小了太空站的体积,那弄出来有啥意义,难不成以后给他当成情侣的网红打卡地?    直接在地下开个旅游景点,大家买票上去到太空中参观星空?    就在汪淼想不到什么好策略的时候,林璇却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你有没有坐过那种能报站的公交车?就是你人在车站,然后可以看到下一趟车距离你还有几站的那种。”    汪淼点点头。    “你知不知道他怎么做到报站的?”    汪淼思考了一阵。    “用gps定位模块安装在车上,然后检测车的位置?”    “扯淡。”    林璇摇摇头。    “你这家伙是真的奢侈,那一个gps定位装置多少钱?给所有的公交车都安装上,再加上gps本身的运维费用,一天消耗的钱都比你命贵了,恐怕整个公交公司都得破产。”    汪淼:???    “不是啊哥,你这是个什么比喻,我的命就那么不值钱吗?”    林璇笑了笑。m.zwWX.ORg    “知道他们怎么做到的吗?”    汪淼摇摇头。    “zigbee技术,一种很原始的短距离通信技术。”    “这玩意没别的好处,就是功耗低,贼省钱,它不用的时候就自己关了,被激活了才会启动,就和楼道里的感应灯一样。”    汪淼闻言,有些疑惑。    “不对吧,公交站至少与公交车距离有几公里了吧,zigbee技术我知道啊,短距离传输,最多就100米左右,连wifi都不如。”    “所以才说他们的办法巧妙啊。”    林璇说着,从身旁一堆垃圾里翻找了半天,取出了一个空的水瓶,和几个小发夹。    他将发夹排列整齐,用于模拟公交站台,而水瓶则用来模拟行驶的公交车。    而后他又在车子与小夹子上,各放置了一块磁铁。    “瞅见没,给车上装上一个zigbee模块,然后给公交站上装一个,当车子行驶到站点的时候,两个zigbee系统就会相互激活。”    果然,当空水瓶移动到第一个小夹子的车站时,两块磁铁瞬间被吸在了一起。    汪淼知道,林璇这是在模拟zigbee模块被激活后的反应。    “看,你也说了,这东西的传输距离还没一个wifi远,所以我们直接改变一下传输方式,让他从一个持续向总台发送信号的传输手段,改成一个只对站台发送信号的装置。”    “每当车子走到站台时,那车子距离站台总有100米以内了吧,这时候车上的zigbee模块和站台的zigbee模块就会像磁铁一样,给对方传输一个激活指令。”    “然后站台一被激活,后方的站台就可以直接知道车子现在处于哪个位置了,这就是最低能的物品发挥出最高效的作用,而我只是修改了它们的传输方式而已。”    汪淼看着林璇手中的模型,眼前突然一亮。    “来自汪淼的震惊值 100!”    “卧槽,林璇,你真他娘的是个天才!”方莫泊的让你当面壁者:你反手投靠三体?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