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休整,对峙  (第1/2页)
    随着多尔衮吐血昏迷,将军务交给阿巴泰管理后,归化城内的满蒙鞑子立时就变得与缩头乌龟一般。    任凭城外的威武军骑兵如何挑衅,沉着稳重的阿巴泰一概置之不理。    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着八大部落,率领援兵到来。    只要援兵一到来,战争的胜利天平还是会倾倒在他这一方的。m.zwWX.ORg    而此刻的威武军骑兵,全然不知阿巴泰的打算。    王良与赵通二人见归化城内的鞑子紧闭城门,没有丝毫的出城势态。    无奈之下,二人只好派出快马,向海德金营地的刘博源汇报情况,请示下一步该怎么办。    ......    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五日。    海德金营地。    自在落草甸大败了多尔衮所率的四万满蒙联军后,刘博源便率领一万多名威武军步卒,返回了海德金营地,进行简单的休整。    从八月底北出长城,来到这前河套平原,威武军要不就是在行军的路上,要不就是在与鞑子战斗,从未得到好好的休整。    如今,大战已是初步结束,威武军步卒也就没有继续参与作战的必要了。    毕竟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其主力还是要依靠骑兵才行。    来回如风的骑兵,最适合在草原上横扫那些鞑子部落。    而步军则适合攻城掠地。    ......    营地内,一座大帐中。    刘博源端坐在桌前,手中拿着一支炭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写画画。    炭笔,刘博源刚发明出来没多久。    由于不大喜欢用毛笔写字(不大会用毛笔写字),刘博源便将炭笔捣鼓出来。    炭笔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需将木炭磨成细腻的粉末,加水加蜡混合,之后制作成一根根细细的炭笔芯,最后再固定在圆形木条中即可。    就这么一根简单且易制作的炭笔,很是得百姓们的喜欢。    它的发明,不仅解决了许多读书人买笔墨砚台的用度,且还能让许多的底层百姓开始接触知识。    毕竟这明末时期,家中若是没有点钱财,哪里买的起笔墨纸砚。    而这一根小小的炭笔,就解决了许多的问题。    在威武军当中,许多士卒们都会随身携带着炭笔与纸张。    只要一有空的时候,士卒们便会拿着炭笔,在纸张上写写画画,练习着读字写字。    这就大大的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可谓是大功一件。    纸张上,刘博源正写着一份计划。    一份移民到前河套平原的计划。    原本在他的计划中,是不打算这么快就移民到前河套平原的。    但在经过了落草甸的这场大战后,察哈尔部落的实力大损,已是对威武军造成不了任何的威胁。    就算是满清领兵来援,也是丝毫不惧的。    刘博源已经想好,将准备在前河套平原,修筑城池,以达到彻底占据前河套平原的目的。    他可不希望这富饶的河套平原,再度落入鞑靼人的手中。    这份移民的计划,困难也是十分的多。    因此,刘博源绞尽脑汁的一步步完善着。    正在这时,帐外一个声音响起。    “大人,王营长与赵营长传来急报!”    一名亲卫拿着急报,快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