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故事成真  (第2/3页)
,有大片黄槽竹。    顾名思义,别的竹子是翠绿翠绿,像翡翠一样。这竹子却是黄的,一根根像甘蔗,故而叫黄槽竹。    这竹子比楠竹略细,头长脚厚,耐旱,也耐冰雪。    西北之地,苦寒之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曾大规模引进黄槽竹,用竹根竹鞭防止水土流失。    竹子也是良好建材。    削成大小粗细的几十根,三分之一插在地里,然后涂泥,再贴一层纸,再涂泥,最后用细黄灰裹着竹叶渣当腻子粉刷。    这就是西北的土房子。    住进去夏天热,冬天凉,不夏不冬心发慌。    旧社会穷人没办法,黄槽竹盖屋,水村大部分是这种建筑。    我对胡子说,天黑了咱们还得住在风雨客栈。    那地方好歹用了砖瓦实木,是村子最坚固的建筑。要是住在这种土房子,半夜阴兵一推,我们直接被豆腐渣工程砸死了。    胡子摇头:“也不尽然。你瞧,有些房子里头塞了青砖,石棉瓦下压了红瓦,可见条件不是很差。”    我点点头,这确实是我疏忽了。    整个水村,一共有两种建筑。    一是实木砖瓦,混合狗头石,一看是家境比较好的,而且年代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末。    一种就是黄槽竹搭的土房子,用的石棉瓦。    这种建筑,充其量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才普及。    我懂了。    水村原名洋家村。    村中的实木好房子,早先都是洋姓宗族的地盘。    解放后搞土改,均摊田亩,洋家村与其余村落合并,成了水村。这些黄槽竹的土房子,是洋家以外的人盖的。    也就是说,村子一共有两股势力。    一是洋家本姓。    二是外来流民。    看样子,本姓不多,流民占了人口的三分之二,双方没少为此爆发争斗。    村中一条中轴线歪歪扭扭,两侧是土房,后面才是实木青砖。    绕开一片土墙,我瞧见山坡上有一黑漆漆房屋。    那房子在黄土之中异常扎眼。    走近一看,居然是火灾现场!    满是残砖烂瓦,焦炭黑泥。房顶让人扒拉了,墙壁也都推倒,里头家具付之一炬,真是破败的很。    整个水村没有居民。    我们四个走进去,发现这火灾现场,有颇多蹊跷。    绝不是自然火灾。    火是从门口烧起来的,而不是厨房。    烧焦的木柱、地板,都刻了扭曲诡异的符号,并非汉字,也不是英文。    拿到日光下一看。    房子里面,刻满了伏魔镇妖的《大威德金刚如是经》,又篆了莲花、宝瓶、飞剑纹。    想来,这个房子里面,从家具甚至到地板,刻满了驱邪符文。    随后才被人放火烧掉。    胡子纳闷:“这搞啥呢,莫非房子里头曾经住着一个妖怪?”    青纹的手在地面磨蹭几下。    阴沉道:“这地上很多血,被火烧成了碳印,只怕死了不少人。”    我脸色一惊:“还记得何楚讲的鬼故事‘血娃’吗?深山里,有个婴儿得了怪病,被认为是吸血鬼,愤怒的村民杀了他全家,并将房屋和尸体付之一炬!”    “嘶。”    故事的画面,居然与现实有七八分重合。    我们几个都有些毛骨悚然。    不是怕鬼。    而是这种巧合很惊人。就像梦里你捡到一块钱,结果白天真的有一块钱掉在面前,那你就好奇了。故事仅仅是故事,梦境仅仅是梦境?    “把何楚找来,问他一问。”    “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