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 挑战不可能 (第2/2页)
之后,一咬牙一跺脚就购买了一台移动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弄出来成果,专业的设备肯定是缺不了的。 只是没想到人江南地质研究所的人还没捂热乎就被邓维给借出来了。 不借也不行,许超亲自跑到江南地质研究所找人家所长谈的。 不给? 地质所的所长可不敢怠慢了这祖宗,最后只能是借了,而且还派专人送过来盯着。 这不就在邓维和陆阳二人的不远处就搭着几个帐篷,全都是地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肯定不是过来参与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盯着研究所的宝贝疙瘩。 刚开始这些工作人员们来的时候都是一脸错愕。 还以为是什么研究团体要借用设备来着,结果送过来了一看,整半天竟然就只是两个高中生。 差点没给这些工作人员们给气乐了。 搞点小实验愣是把这么专业且昂贵的设备给借来了?有必要么? 当时还跟研究所的上级打了报告,说明了情况。 两高中生在这折腾一些莫名其妙的实验。 不过上级这边给压住了,管它是什么实验,你们的任务就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简单的维护工作,其他的装作没看见就行了。 结果知道邓维华夏地大保送生的事情之后,工作人员们就没吱声了。 嗯……应该是在搞什么比较厉害的实验。 确切的来说,其实这一套设备跟目前的实验没多大关系。 而是邓维借来进行论证的。 虽然邓维可以通过感知能力来了解山体结构的具体情况,但是,邓维他自己没法证明。 他又不可能真把一座山给挖开了,一处一处的去进行论证。 所以就必须借助相关的仪器进行论证。 大型的设备弄不过来就只能弄可移动的设备。 邓维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充分发挥他的能力价值。 而这个价值不是实现自我,而是奉献出去。 目前国内外对于山体结构分析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因为只能是通过设备和经验去观察,加之每个地区的地质环境都不相同,致使分析研究的成本高昂,且容易混淆,精确性等等诸多问题。 邓维要做的就是迎难而上。 他要将自己的感知能力理论化,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完善。 能不能做到是一码事,做不做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而陆阳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与邓维互帮互助,实现一种全新的爆破技术。 名字的话,陆阳都已经想好了。 快捷路爆法。 简单来说就是以山体结构为载体,对山体内部结构的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之后,通过控制爆破能量的扩散进行精确的点到线到面的扩散式爆破。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只需要一次爆破,就可以将路基和隧道等设施的大体形状成型,极大幅度的节约成本。 但不论是邓维和陆阳,现在在其他人眼里都是疯子。 在挑战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向阳的心的让你代管特长班,怎么全成学霸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