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人间从来不曾闻 (第2/2页)
晚上过来更是再看一次! 如痴,如狂。 两位老人也就比他稍好一点而已。 茶树本身不再长,其生长态势几乎完全停滞,只是每天都会在一些枝上长出嫩芽,与其它的小枝条以及叶子并行的嫩芽。 从某种意义来说,有点像是竹花。 竹子开出的花。 这嫩芽从形态上来说,是完全有别于茶树的其它叶子的,不管是老叶还是新叶。 老叶也罢,新叶也罢,也都很嫩,但嫩芽的嫩,是完全不一样的。二者并排在一起,同处一棵树上,简直就如村枯和仙女的区别。 嫩芽除了一根极细的脉络,没有其它的脉络,而其它的叶子,并非如此。 嫩芽是非常晶莹,并且半透明的,反正阳光可以无碍地穿过,而其它的叶子,并非如此。 反正,任何人站在这棵茶树前,都能一眼就看出这两者的区别,非常非常大的区别,而绝不会弄出混淆的情况。 又观察了几天后,许广陵确定了采收原则。—— 一周采收一次。 并且,只摘取那嫩芽。 虽然正常的茶树是采叶,但这棵树,许广陵不打算采叶,虽然那叶子,不管老叶还是新叶,也都绝对是超品以至于绝品的层次。 然而这嫩芽,是从这棵树“完美”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 任何叶子的摘取,都会造成这棵树生机流溢上的滞碍,虽然那滞碍非常非常之小,但确实是存在着的!而采取嫩芽的时候,就并未发生这样的情况。 仿佛,当那嫩芽长成,就在某种层面上脱离了这棵茶树。 有鉴于此,许广陵更确定,这嫩芽,不应该将之归诸为茶树的叶子,虽然,它确实是叶子。 嫩芽采摘下来之后,这次,就不劳烦章老先生和陈老先生这两位兼职的“制茶大师”来研发它的制茶工艺了。 这嫩芽,不需要任何加工! 同时,它也无法进行任何的加工! 晒? 在太阳下晒不到半天,就直接蔫化了。 在自然光下是如此,在任何一种单色光下也都是如此! 晒都是这样,就更不用说什么炒制了。 直接贮藏? 也不行。 第一天早上放在罐子里,木罐、铁罐、玻璃罐,不管密封还是不密封,到第二天早上,那基本就是两种东西了,看着还是嫩芽,但其中的“精气神”,仍佛被抽掉了一半。 水蕴法? 把嫩芽置放在水中保存? 两位老人这段时间以来的制茶经历到底也不算是白费,他们还是有很多想法的,而这个方法被证实为可行,但也只是和上面的几种方法比较而已。 可行。 但也就是能保质约三天! 最终,水蕴加冷冻的方式,让这嫩芽能够保质四天。 至此,工序确立。 对这嫩芽所要做的,也就是这一个保存的工序,其它的制作工艺,一概皆无。而其冲泡的方法,也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开水冲泡。 温水似乎太柔,并不能破开这嫩芽的“壳”,以至于,在温水里放半天,温水还是那温水,嫩芽也还是那嫩芽。 == 感谢“恆行”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叄宇尘哥”的月票捧场。李仲道的全知全能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