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唯□与□ (第2/2页)
是“睡”。 睡之外,便是“食”。 在食上,两位老人都不是太讲究的人。 但本质上,他们是喜欢讲究的。 不是因为讲究而讲究,而是知道,从理而言,应该讲究。 以前,因为客观条件所限,不管是章老先生也罢,还是陈老先生也罢,两位老人都看淡了很多东西,所以基本上,在食之方面,也并没有多少的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章老先生每次公园晨练后,都就近在公园门口凑合一顿。 陈老先生? “苞谷稀饭,加大饼子。” 玉米碾成糊糊,做的稀饭,以及饼子、馍馍,了不起馒头包子什么的,就是这位老人家大多数时候的早餐了。 讲究? 讲究个鬼啊! 虽然这些早餐也都还可以,不是太糟糕,但以两位老人的物质条件而言,是真不必如此朴素的。 那又为什么如此朴素呢? 与其说是简单、省事,不如说是知道就算讲究,也用处不大。 一条河流如果日趋干涸了,每天向其中浇个三碗两碗水,济什么事呢? 于是,干脆豁达些。 “以事之省,求心之畅。” 那反而才是正道。 而现在,则不一样了,两位老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不是说什么长生不老,哪怕自己的弟子已经是“大宗师”,并且是让他们都莫测高深甚至是高山仰止,但两位老人对自己的情况,总体上却还是持不太乐观态度的。 然而,好歹是有了前进的方向。 不必再固步自封。 于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三更灯火五更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好吧,这些都不对。 反正是,在饮食上,两位老人又重新讲究起来了。 许广陵当然顺遂其意。 吃惯了豆腐脑的,那就继续豆腐脑,但不再是公园边的豆腐脑。 而是无名山中的特产豆子,黄豆、小黑豆,还有豌豆苗。 这是章老先生点名要的。 于是每周的早晨都有那么一天或者两天,老人喝着豆腐脑,豆腐脑上覆着开水烫的嫩豌豆苗,再加一个或两个白面或玉米馒头,一手筷子一手勺子,吃得不亦乐乎。 有豆腐脑,也有豆浆。 但这个东西许广陵是不让老人多吃的,一周七天,最多也就是两天吃这个。 其它时候,多种多样。 如面条。 面条本身没什么讲究,也就是无名山中的特产小麦而已。 重点,还是在汤上。 泥鳅或黄鳝,熬炖的汤。 又或者,杂菌汤。 再或者,很传统的复合清汤。 曾经,章老先生给了许广陵一本御厨食谱,那食谱被许广陵冷藏、尘封多时,最近几个月,无名山的生活开始之后,才慢慢解封,“出土”。 那份食谱中,有一道菜,叫“鸡豆花”。 豆腐脑,也叫豆花,幼年的时候许广陵还扒过一部老电影《豆花女》,为了其中的插曲“牵你的手”。当看到食谱上这个名字的时候,许广陵还猜着这是一份什么样的豆腐脑。 他猜错了。 == 感谢“Free路过”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暴走的萝卜条”的月票捧场。李仲道的全知全能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