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武汉上空的空战三  (第2/2页)
齐呼。    “打得漂亮!”    “一定是增援来了!”    “空军万岁!”    在下面三镇看得郁闷无比的老百姓们,此时都是疯狂大叫大嚷的鼓掌叫好。    “八嘎!”    看到这一幕,日机飞行员小林二空曹和桥本二空曹,再也没有勇气和胆量以2比8的数量,继续来和23中队进行对射。    而是仓惶的下压操纵杆,驾驶战机朝着下空俯冲逃命。    “追击!”    不用吕基淳多喊(喊也听不到),23中队所有战机都是猛然下压,俯冲追击。    2逃8追,10架战机很快就突破云层,朝着3千米的空中急速下降。    “昂——”    战机高速俯冲割裂空气,所产生的巨大音啸,在整个武汉上空鸣响,惊得百万人同时寻声仰望。    “好!”    “打死这些日寇!”    看到是8架中国战机在追逐2架日军战机,整个三镇一片沸腾。    11比12。    虽然在汉口上空,中国战机的数量依然少1架,然而迟迟不见踪影的21中队的10架E-16只要参战。    日军就注定了战败的结局!    ——战局在这一刻,终于开始朝着中方倾斜。    “八嘎!”    “增援!”    看到这惊心的一幕,在汉口,汉阳上空,追逐22中队仅剩3架战机的8架日军战机,纷纷大骂着放弃追逐,连忙转向支援。    “昂——”    伊-15型双翼战斗机,最高时速为367千米/小时,空中优势是水平盘旋能力,劣势是俯冲和爬升。    96-1下单翼全金属战机,最高时速为440/小时,空中优势在于快速爬升和高速俯冲。    彼此机型的绝对差异,让突然开了窍的小林二和桥本二驾驶的战机,在2.5千米的低空就顺利的逃出了23中队的攻击范围,朝着西边的日军集结机群逃去。    看到在西面3千米高空中,很快就集中的8架日军战机,23中队都不敢再继续下降追击。    而是排成一道11,111,111,错位的参差飞行线,冲向西面的日军机群。    看到这一幕,日军的8架战机也排成了一条波浪线,扑向23中队的战斗机群。    如同古代双方骑兵对冲角逐的罕见一幕,出现在汉口上空。    让整个三镇的华夏百姓们都是手心出汗,仰头屏住呼吸。    而小林二和桥本二的战机,此时也顺利的爬升到了日军波形机群的后方1里处,准备充当对中国机群的二次打击线。    “嗡——”    双方角斗线不断的高速接近。    “呼呼——”    狂风翻卷。    “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    在两机阵形相距不到600米时,中日双方的飞行员们,都是大吼着按下手里的射击按钮。    杜剑南和陈怀民作为11队形,排在吕基淳111编队的左翼,其中杜剑南排在最外侧。    此时他全身热血沸腾,眼睛里没有任何的东西,只是死死的盯着瞄准仪,右手大拇指紧紧的压着射击按钮。    不断的微调战机垂直尾翼,试图把同样处于日军波形阵最右翼的一架战机,套进靶心。    “铛铛——”    杜剑南的战机机头的金属甲壳,中了对面射过来的两枚子弹。    “咔嚓!哗啦——”    随即他前面的挡风玻璃也中了一枚机枪子弹,纷飞四碎。    杜剑南也不知道自己中没有中玻璃的利刃,早就冻麻木了他的面部神经。    “套进了!打!”    在对面敌机相距已经不到200米的时候,杜剑南的靶心准确的套中了对方的机头,嘴里面嘶哑的狂吼着。    同时狠狠的按下了射击按钮。    “哒哒哒哒哒——”    四挺PV-1机枪齐声爆响,把炙热的子弹射向对面的日机。西瓜是水果的抗战之血染长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