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第八点想法:天之处刑者  (第5/7页)
之主,西王母,反倒是人类,壮哉!    这背后的风景,以及那个时代是怎样的人文思想,何等深邃,现代人恐怕都想象不到了。    看完山海经,我能完全理解这种感觉,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是一个可以绝天地通的民族。    或许我们失去和遗忘了太多,但精神已然镌刻于骨头里。    从甲骨文的神,到金文的神,最大的改变,就是在闪电旁边,加了一个祭坛!    万万没想到,最迷信的殷商人都没有加,浓眉大眼的周朝人,却在上面加了……    这个祭坛一加上去!千百年来,神这个字,开始朝着我们今天的定义,发展前进。    唉,综上,是我最理智的解读。    按照惯例,咱来点科幻的。    为什么到了殷商时期,‘电’这个字,代表了神?    发生了啥?从山海经的角度想,越想越有点懵逼。    难不成殷商人,认为上古最伟大,最震撼,最神异的发明……是电?    首先声明,我前面给你们介绍的,甲骨文专家的主流解释,我是不反对的,因为很合理。    我这里只是提出另一个大胆的猜测,神在山海经时代,在上古时期,是被创造物。    但并非所有被创造物,都可以称之为神。还必须要与电有关。    比如,它需要被电驱动……或者它可以掌控电……至少,它带电……    所以,山海经作者,在进行分类时,没有用‘器’这个字,因为不够概括完全。    他选择用‘电’这个字。因为它们是‘电器’。    这个字用着用着,到了殷商时期,电器的技术已经没了,所以电这个字,就拥有了神明的意思。    山海经充斥着大量的‘有神’,难道是‘有电’?    或者说,他的意思是,这个东西,是个带电物体?    电驱动的被创造物,是可以动的,是可以发声的,是可以长得很怪异,且有特殊作用的,甚至可以有一点点智能的。    如此看来,山海经里很多的神都可以解释了。    血肉生灵之躯,无论多么怪异,叫做兽。    金属器械之躯,无论多么平庸,叫做神。    神为人造,兽乃天生。    那么烛龙……    算了算了,跑题了,拉回来,以后再细讲。    以上关于神,是我个人的解读,迄今我还没有看到类似的说法,纯粹的独家脑洞。这个概念一出来,其实你们自己都可以去解读山海经了……    总之了解了这些,现在可以回归‘刑天’了。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叫什么,不知道,甚至可能这是个部族。    帝是哪位?大概率是黄帝,我和主流学界都是这么认为的。    首先排除法,他应该不是黑帝颛顼。    因为黑帝颛顼,也有个类似的故事:‘共工与颛顼争帝’。    注意细节。    一个是‘与帝争神’,一个是‘与颛顼争帝’。    毫无疑问,前者争神,对方已经是称帝了,争的是神这件器具。    而后者,则称呼的都是颛顼,这表明共工争夺的时候,颛顼还不是帝。他们争得是帝位。    这就是争神与争帝的区别。    后人不知含义,所以就流传出刑天反抗黄帝,想要自己当帝,然后被黄帝打败,斩首了云云。    然而在我看来,刑天明显不配当帝,否则我们应该知道更多关于刑天的故事才对!    要知道共工,有太多知名的故事了,山海经里就有很多篇幅提到共工。    对了,共工与祝融大战,这个传说的原型,其实就是所谓的‘共工与颛顼争帝’。    这俩是同一个故事。    祝融,就是颛顼。至少那一代的祝融,就是颛顼。    这是个官职,一个地位很高,但还不是帝的官职,相当于能源部部长吧,国级干部。    颛顼在称帝之前,总不可能是个平民吧!他称帝之前当过祝融,立过大功。这个我以后解读。    总之共工某某,与祝融颛顼大战,争夺帝位,最后共工不管老百姓死活,放洪水失民心,所以颛顼赢了,成为黑帝。    综上,共工是个上古时期,存在感非常强的官职,其所在的氏族,往往都符合当帝的最低条件。    纵观山海经,共工每次都跟帝之候选人作对,还每次都输了。    唉,团藏啊。    反正由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