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6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4节 (第3/3页)

先三年才考中三四百进士,也没见父皇嫌少啊。”朱桢腆着脸道:“再说普通大学生到了地方上,进了衙门也是干事务官,与其沉沦下僚,不如到儿臣那边历练几年,到时候父皇直接就能用起来。”

    “倒也是个法子……”朱元璋摸着下巴道:“不过一年最多给你两百,咱都等了多少年来,终于可以在全国编纂黄册、清丈田亩了。不可能再等下去了。等他们把差事办完了,也就锻炼出来了,不用非得去云南。”

    “可是还是不够啊……”朱桢苦着脸还要再求告,朱元璋一抬手道:

    “这样吧,此番获罪的那些举子,也全都给你了。这可是四五百读书人的种子,本来都能获重用的,到云南给你当个差,绰绰有余了吧?”

    “这种子可不是什么优良品种……行吧。”朱桢终于勉强点头了。其实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觉得自己赚大了。一旁的太子却暗暗摇头,暗道姜终究还是老的辣,小狐狸斗不过老狐狸。

    其实朱桢得到的这些条件根本不是他谈出来的,而是父皇早就准备给他的。那些获罪的举子自不消提。就连那四十万百姓也是如此。

    朱元璋已经下旨各布政司,本省都司出多少兵,他们就要出两倍的民夫从征。而且不论军民,都必须携家带口。官府会发给路费和粮食,瞎子都能看出是不打算让他们再回来了。

    大明从国初就开始大移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减少不必要麻烦,在预备阶段并没有大张旗鼓,甚至连老六都没听到风声。

    太子拎得清轻重,所以也没有提前跟老六通气,好让这爷俩都觉得赚到了。

    末了,朱老板又想起一事来,对老六道:“这次去山东,你把老十一老十二也带上吧。他俩都十五六的人了,也该历练历练了。”

    “跟着老六好啊。”太子深表赞同道:“跟着老六不光能学本事,而且绝对走不歪。”

    “臣弟有那么好吗?”朱桢摸摸面皮,没想到自己还成了好人。

    “矬子里拔将军罢了。”朱老板哼一声道:“咱就一个要求,决不能让这俩再像老七老八老十那样废掉了,不然咱这老脸都不知该往哪搁了。”

    说这话时,朱老板神情很是落寞,跟当初逢人就吹嘘自己教子有方时判若两人。

    他终于明白不是自己教子有方,而是赶上那一茬了。

    就连带着那一茬弟弟长大的太子也很挫败,对老六道:“老七老八老十我其实都没少花心思,跟带你们一样带他们。他们在我面前时表现的比你们当初都优秀,谁成想一放出去就成了这个样子,唉,稀碎。”

    “都是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狗东西。”朱元璋恨声啐一口,对老六道:“咱跟你大哥都认怂了,就看看你能带成什么样了。”

    “让父皇和大哥这么一说,我这压力好大啊。”朱桢闻言便苦着脸道:“要是只去山东这一路带着他们还行,要是还得带他们回云南,儿臣就有些头疼了。”

    “知道,不就是得加钱吗?”知子莫如父,他一扑棱,朱老板就知道他要下什么颜色的蛋。

    “他们两个六卫护军,三万多兵马全都归你节制,”朱元璋便沉声道:“我再给你加五万工匠,这下总行了吧?”

    大明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百姓户籍分为民、军、匠三种。其中匠籍全为工匠、手工业者,归工部管辖。也就是说全国工匠的户籍,全都在朝廷手里掌握着呢,所以朱老板才能一口气给老六五万工匠。

    要是没有这个户籍,朝廷想征集五万工匠,那可费了牛劲了。

    “一言为定!”朱桢终于满足了。

    ……

    把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完了,朱元璋便直接摆驾回宫。他不想在这个污秽的地方再多呆一分钟。

    朱桢和太子则一直陪着马皇后,等老八醒过来。

    结果一直等到半夜三更,老八才睁开眼睛。

    “老八,你醒了?”马皇后惊喜的拉着他的手。

    在一旁打盹的太子和朱桢也赶紧围上来。

    “八弟,你还好吗?”

    “可吓死我们了!”

    然而老八却目光涣散,一个劲的傻笑。

    “嗨嗨嗨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