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7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1节 (第1/3页)

    傅友德便高声向将士们宣读了圣旨:“卿等提兵深入,振扬国威,雪中奔袭,克服庆州,以少胜多,败敌通辽!扫清塞北,置大宁诸卫;席卷长驱,困敌于庆云山麓!恩威并施,不战而服,檄定各部,八方来降!众将士之劳至矣,欲劳以尊酒,远不能及,特以朕心劳之,尚勗之哉!”

    “然胡虏余孽,未尽殄灭,终为边患。宜因天时,率师进讨。卿等宜整饬士马,倍道兼进,直抵虏庭,覆其巢穴,毋失事机,以孤朕望!奋扬威武,期必成功;肃清沙漠,在此一举。朕备庆功酒,候大军凯旋,与卿等共醉!钦此!”

    将士们其实听不太懂,但不妨碍他们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叫他们继续干他丫的!于是山呼万岁,声震云霄。

    然后傅友德宣布了出征将领的名单,又请王爷作了简短有力的动员。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根本不需要任何动员,因为——

    从洪武元年徐达攻进元大都,元顺帝北逃算起,这场大明与北元的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十九年,一代人的光阴了。

    如果把北元和元朝看成一体,那么从“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那天算起,这场汉人对蒙古人的反抗之战,到现在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十五年,两代人的光阴了!

    实在是太久太久了……

    尤其是在场的将士们,从他们的父辈起,就一直身处这场战争中不得解脱。现在他们终于等到了一个,可以为这场漫长的战争,画上完美的句点的机会!

    全军上下所有将士,都迫不及待的要去争取这最后的胜利,哪还需要什么动员?

    所以朱桢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便高声道:“上酒!”

    留守的军士为将士们盛满了壮行酒,远征将士满饮之后,便跟着他们的主将,浩浩荡荡向北而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一三一二章 四哥去哪了?

    大军出征之后,庆州城一切太平。

    蒙古各部暂时没了马,也就没有折腾的能力,全都老老实实待在各自的牧场上。纳哈出还在军营里养伤……在大军找到北元王廷之前,朱桢是不会放他自由的。

    再说大军刚出征,前线也没什么好操心的,就算出点什么幺蛾子,有傅友德在就足够了,朱桢便前往大宁城巡视。

    其实他主要目的,还是去安慰心灵受伤的四哥。他本来给四哥写了封诚挚的道歉信,备述个中缘由,告诉他自己情非得已,并保证日后南下定让他出尽风头……总之好一个哄。

    谁知四哥居然没回信。而且他派去送信的邓铎,都没捞着见四哥一面,吃了顿闭门羹就灰溜溜的回来了。

    朱桢一看四哥是真火人了,这哪能行啊?于情,他俩亲兄热弟的感情,不能受影响。于理,老四现在坐镇大宁,撂挑子怎么行?

    所以他得亲自跑一趟。庆州到大宁六百里,朱桢一路急行,三天就到了大宁城下。

    同样是三天时间,走完庆州和大宁之间的路程,朱桢可比当初蓝玉他们轻松多了。

    蓝玉他们是顶风冒雪,走在厚厚的积雪上,而朱桢此时脚下已经是平坦宽阔的官道了。沿途还有两座驿堡可以换马歇脚,所以没什么好夸耀的。

    大宁城一众文武自然早就出城恭迎王爷的大驾。

    朱桢依然没有在人群中看到四哥的身影……

    “看来四哥是真生我气了。”朱桢对大宁都指挥使,曹国公李景隆笑道:“我得立马去登门请罪才行。”

    李景隆忙叹气道:“燕王殿下应该真是病了,到现在我都没见着他一面。”

    “啊?你都没见过你四叔?”朱桢吃了一惊。

    “没啊。”李景隆苦笑道:“燕王殿下来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迎接的,可他在马车里没露面,只让丘指挥说自己不舒服,不必接风了,就让我们回去了。之后我又去探望了好几回,他也一直闭门谢客。”

    “这什么情况?”朱桢皱眉看向前来迎接的丘福,以他的敏感,岂能察觉不出此事必有蹊跷来?

    “回王爷,”八月的草原已经凉风习习,丘福却满头大汗,讪讪道:“此中内情,且容为臣单独禀报。”

    “嗯。”朱桢点点头,便暂停追问,在众文武的簇拥下,进了大宁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