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3章 朱由校大开眼界, 大明震动! (第2/3页)
也不说一声啊。” 张好古笑道:“本阁就是来看看工科院的发展,如今工科院发展如何,宋学士可有给本阁介绍的?” 宋应星说道:“回元辅,如今的工科院,已经分为了数个院区,农学、化学、水利、工程等,后续可能还要继续划分。” “眼下水利院,工程院都在与水利衙门合作,在京畿、河南、河北等地挖掘沟渠,修筑水库,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技术,可以利用在河堤,水库之上。” “化学院和农学院联合研究的肥料,目前已经更新迭代了,第一代肥料马上就可以大规模生产了。” 听到肥料,张好古说道:“肥料研究迭代是好事,但还是要注意两点,第一,肥力高是好事,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能大规模生产且价格一定要卡住;这第二点,就是务必注意安全,肥料的安全,人员的安全都要注意好。” 宋应星说道:“元辅放心,臣等心里有数的。” 微微颌首后,张好古又问道:“本阁听说,蒸汽机的研究运用,有眉目了?” 宋应星回道:“是,目前蒸汽机已经开始在船只上进行试验了,不过还过于简陋。” “不怕简陋,带本阁去看看。”张好古对这能初步运用在船只上的蒸汽机可是很感兴趣的。 宋应星带着张好古来到机械学院后院,在这里有一方大池塘,目前池塘边上就停着一艘木船,在木船的船尾处,张好古明显能看到改动,而船身两侧有两个轮子做桨,看来学士们也是仔细研究过,选择将蒸汽机安置在了船尾。 “元辅。” “元辅您来了。” “...” 笑着和一位位学士打着招呼,张好古凑到木船边上:“这蒸汽机,可否用在船只上?” 一旁的一位学士说道:“回元辅,蒸汽机的确可以用在船只上,眼下这只是做了个简单的实验,将蒸汽机放置在船尾,同时两侧放置明轮,用导杆连接,可带动船只前进。” “就是...” 听到就是,张好古笑道:“有话直言便是,没什么不能说的。” 学士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就是航程短了些,船小,可载的煤炭和水也好。” 一旁的黄宗羲问道:“这蒸汽机用的水,还有讲究吗?” 学士说道:“用水很关键,这水不行,蒸汽机内就会生锈结痂,最好就是用反复烧开的净水。因此载水,载煤很重要,这不仅关系航程,也关系着蒸汽机的寿命啊。” 张好古对这些了解不多,因此他很重视这些专业人员的意见,专业的事就必须交给专业人员去做,不懂装懂,外行指导内行会出现什么差错他再清楚不过了。 见这条小木船可行后,张好古说道:“各位学士辛苦了,这蒸汽机已经证明可以用在船只上了,那么接下来就要研究更大效能的蒸汽机。” “本阁也不怕告诉各位,大明自西南至辽东,有着万里海疆啊,如此广阔的沿海面积,迁界禁海是肯定不合理的,朝廷要开海禁,鼓励渔业,通商,船运,就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 “本阁希望大家能继续努力,早日研制出来能推动两千料,五千料乃至万料大船的蒸汽机来。” “我大明永乐时期,能有五千料的宝船横行西洋,这天启朝,总要走到前人曾经到过的地方,去看一看风光的。” 正谈着蒸汽机呢,张好古一抬眼,猛然看见远处一个巨大的孔明灯正在不断升空,看样子上面似乎还有人! 热气球?! 有些疑惑的张好古指着远处那徐徐升空的孔明灯问道:“那是?” 宋应星打眼一看,连忙说道:“那应当是正在研究的飞球。” “元辅,我们也是看到孔明灯可升空后有了的这个想法,既然小的孔明灯以一个浆糊的纸壳加一截蜡烛便可升空,那做个能大的罩子,用更大的火堆,是不是就能将人带上天呢?” “那飞球用麻做底,敷以绸缎,轻盈坚固,球上宽下窄,开口处置一炭盆,便可载人上天了。” 听了宋应星的话,张好古也是忍不住感慨,谁说古人智慧就低了? 真要让古人睁眼看世界,给古人一个启迪,古人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谁敢想象?! 金字塔,长城,始皇陵,通天塔... 如今,蒸汽明轮的船已经出来了,热气球也出来了。 那铁甲舰,飞艇,还会远吗? 等大明水师装备了铁甲舰,大明的军队换上了后膛枪炮,天上悬浮着大明的飞艇,那个时候,这天下还有什么地方是大明子民去不得的吗? 不由得,张好古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面:天空中飞着一架架描绘着山海经异兽飞禽图案的庞大飞艇,地面上是一辆辆钢铁铸造的战车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炮,海面上一艘艘小山一般的铁甲战舰宛如群山一般延绵不绝,大明得此横扫四海八荒,真正做到天下一统... 深吸一口气,将脑中那副美好的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