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通敌(为白银盟主niema加更8/11) (第2/2页)
“不敢当,我敬贾相公” 殿外传来一声通传,御驾已到了。 今夜随赵昀一道赴宴的,是皇后谢道清。 谢道清乃是光宗朝宰相谢深甫之孙女。 她出生时皮肤黝黑,一眼有疾,之后全好了,被杨太后认为是有福,选了她为皇后。因此坏了赵昀想立贾氏为后的心思,一直不受宠爱。 此时随赵昀入座,谢道清始终一板一眼,确有母仪天下的端重姿态。 待赵昀先开口让群臣不得拘谨之后,谢道清才开口说话。 “老远便听到贾似道你在说话,未免太轻佻,失了大臣之风。” 这话,她是笑着说的,明面上是调侃,但显然,他在诸君当中只认识贾似道。 或者也可以说她只信任贾似道。 “皇后责臣无大臣之风,然而今夜酒宴,恰是因有臣在,方才热闹。”贾似道笑应道。 一句话,气氛更好。 赵昀脸色也舒展开来。 他看了李瑕一眼,见李瑕也在笑,不由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满意的。 “非瑜未辜负朕啊。” 李瑕连忙起身,应道:“是陛下待臣君恩深重。” 赵昀抬手,笑道:“不必多礼,今夜欢饮,太拘束便无趣了。” 作为仁君,绝非暴虐之人,亦愿厚待有功之臣,只要对方能安生,这要求其实不高。 这样就很好,以后少闹些事情,君臣相得,传为美谈 “陛下,臣有要事禀奏!” 饶虎臣才要起身,忽听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转头看去,却见是吴潜已出席。 “吴卿啊,何事不能等到明日再说?”赵昀不愿此时再理国事坏了心情,笑道:“且坐,明日朕召你内引奏事,再谈如何?” 吴潜神情固执,已从袖子里掏出好几份奏章,不给赵昀不听的机会。 “臣弹劾丁大全欺瞒陛下。各地检举不法事之奏章传来,皆为丁大全所扣压,实欺君大罪!” 赵昀不耐,道:“明日再议。” 吴潜执意举起手中的一叠折奏,道:“固城知县吴起畏等人联名上奏,李瑕携朝廷命官赴大散关,致阵亡八人,有轻敌冒进之责,亦通敌之嫌。” 饶虎臣一听,双手立即放在了他的小匣子上。 准备随时起来,附议吴潜弹劾李瑕。 吴潜却不肯停歇。 “又有兴元府学教授黄震、胡三省等人联名上奏,李瑕、吕文德相互勾结,以采买之名,行贪墨之实,证据确凿,请陛下明查。” 李瑕一听,连忙出列,拱手道:“臣知罪。” “陛下,臣亦弹劾”饶虎臣亦起身。 “够了,”赵昀叱喝一声,不悦,一字一句道:“朕说,明日再表。” “陛下!” 吴潜声音突然拔高,郑重道:“臣怀疑,沿海制置使李曾伯、京湖制置使吕文德、四川制置使李瑕、四川制置副使张珏、殿前司都指挥使蔡拄、右领军卫将军宗文瑞、湖北安抚副使高达、河南招抚使夏贵、杨州知州李庭芝” “够了,你怀疑他们什么?!” “臣怀疑以上将领,俱有通敌之嫌。” 贾似道倏然抬头。 丁大全愕然。 饶虎臣僵在那里。 赵昀亦是神情一滞,其后是勃然大怒。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赵昀语速很慢,每一个字都郑重至极,道:“你是说,朕的一半大将,从临安到各路,全通敌了?” “臣怀疑俱有通敌之嫌。” 吴潜已显得很疲倦,但还是继续道:“昨日,御前军捉获一形迹可疑之人,审问之下,乃蒙古细作。招供,不久前曾给宗文瑞递过一封招降信,书信已在其书房中搜到,请陛下御览。” 赵昀脸色难看至极,头微微一点。 自有小黄门上前,接过吴潜手中那叠奏折摆在御案上。 奏折下面,有三封信。 小黄门拿起其中一封,展开,用双手呈在赵昀面前。 “宗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之先祖独镇开封,固城筑、修船橹、浚垄濠、列寨栅、结义士,力驱金兵,所谓宗泽一呼,而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赴声,壮哉! 赵氏若信其志,收复旧都,特一指顾间耳。奈何龃龉牵制,懦主既有东南之议,则宗公收复之请,虽二十疏而何益哉?!唯抱无穷之恨,忧愤成薨! 宋得一宗泽,而不能用。弗克终事,呜呼哀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然赵氏失魄百二十年,孟珙死前犹呼‘三十年收复中原,志不可伸矣’” 后面还有很长,但赵昀只看到这里,额头上的青筋已经跳得厉害。 他恨不能立刻回头冲李瑕大吼一句。 “姚枢!姚枢李瑕,朕命你北上开平,给朕取了姚枢的脑袋回来!” 但作为君王,他还是极克制,抬头看向吴潜。 “有证据?” “臣虽不愿信,但确有实证。”吴潜道:“宗文瑞之回函,正在御案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