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魁首  (第1/2页)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在大臣们的催促声中,方孝孺深吸一口气,缓缓念出了下半阙。    大殿之中一片死寂,所有大臣们都瞪大了眼睛。    一位经历过前元暴乱的老臣的颤颤巍巍站起身来,哆哆嗦嗦的说道:“一百三十三年,整整一百三十三年了,我汉人终于又有了金声玉振……”    经历过前元暴乱的老臣,不止一位,有人附和道:“此词一扫前元暴戾之气,开我大明新朝盛世之华风,可谓今夜之魁首矣。”    一些大臣回想起,那段汉人连名字都不配拥有的黑暗岁月,一时间竟然老泪纵横。    大殿里原本欢庆喜悦的氛围,不知不觉变得沉重起来。    一些年轻的大臣自然是无法理解老臣们的情感的,比如陈堪,再比如沐晟身后沐昕。    二人瞪着眼睛,一脸懵逼。    好好的节日,怎么还哭上了。    不就是一首词吗?    最先开口那位老臣有些哽咽,他朝朱棣拱手问道:“陛下,不知这首念奴娇,是哪位同僚所作?”    朱棣的脸上也有些感慨,他出生时,恰逢那个动乱时代的末期,彼时朱元璋虽然已经控制了江南地区,但中原大地依旧肆虐在鞑子的铁骑之下。    所以他很能理解这些老臣的心情。    一个民族,从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只能用数字,二七,一六,重八为名,发展到现在能作出这等华丽的诗词,其过程之艰辛,唯有他们这些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他摇头:“今日即兴应试作诗,纸上并未署有姓名,这首词是哪位爱卿所作,朕也不知。”    随后继续说道:“朕欲定此词为今夜之魁首,诸卿可有异议?”    一首词好不好,要看众人是否认同。    而现在,听方孝孺念完这首词的朝臣们,哪怕打心底觉得自己的作品也不差。    但……仍旧有些自行惭愧。    他们的是不差,但这首词,是真的好。    朝臣们同时应声道:“臣无异议。”    朱棣将黄玉拿在手上,“如此,还请作出这首词的爱卿上前来。”    大臣们瞪大了眼睛,大殿之内的大儒不算少,吏部尚书方孝孺与国子监司业刘雄更是在学问一途独占鳌头。    国子监侍讲曾安,直讲博士杜至也是享誉朝野的大儒。    其他大臣同样饱读诗书。    没能写出作品的朝臣们,下意识的便将目光看向了国子监的大儒们。    但,无论是方孝孺还是刘雄都没有动作。    国子监的大儒们也是安坐不动。    在所有大臣诧异的目光中,一位少年带着恬淡的笑容走出了席位。    陈堪:“不错,正是在下,大明第一文抄公。”    被朝臣们诧异,惊讶的目光注视着,陈堪表示感觉还行,下次要多装逼。    原来是陈堪!    朝臣们释然了,如果是陈堪,那就合理了。    他是生在盛世的人,又是大儒方孝孺的学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