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 第22节  (第1/2页)
    顾璋只是追上来送东西,人还是要去学堂念书的,所以身上穿的是新衣服。    顾璋本来就白,即使这些日子在外面玩,也没晒黑多少,反而因为锻炼,整个人看起来更有精神了些。    站在生机勃勃的麦穗地前,看着就让人觉得眼睛舒畅。    大柱夸道:“小石头新衣服不错,看着就是个有福气的。”    说起福气,他随口开玩笑道:“说不定麦穗长成这样,就是沾了小石头的福气。”    大柱就爱这样开玩笑,但想打听诀窍的村人们,还真的有不少人低头看才到他们腰高的小孩。    顾璋:!    他能说大柱叔这张嘴,百分之百是开过光的吗?    这样居然都能一语中的?    在所有人中,一下点出他这个最不可能的真相。    顾璋眼中飞快闪过思考,很快拍拍胸脯自信道:“大柱叔你猜得太对了,当然是我的功劳。”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群人顿时哄笑起来,没一个人相信。    顾璋心里满意,人就是这样,若是任由他们自己猜,任由他们去发掘蛛丝马迹,还有可能怀疑到他身上,毕竟人最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发现。    但他主动站出来这么一承认,便再也没有人会往他身上想了。    “小石头可真会开玩笑。”    “你人都还没这麦子高吧?哈哈哈哈~”    顾璋额头浮现黑线,他人还是比麦子高的!    “说正经的,这麦穗到底为什么长得这么好?”迟来的顾村长都忍不住疑惑,直接问了出来。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互相看了一眼,“你干了啥?”“我干了什么你还不知道吗?”    顾老爷子才不管这么多,他得意道:“那肯定是我照看得好。”    顾大根稍微矜持些,他谦虚道:“可能只是看起来好,没收起来都还不好说。”    他嘴里说着谦虚的话,脸上的肌肉都笑僵硬了。    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自这日起,顾家田附近,就有不少人转悠。    他们自己看总行吧?    毕竟种田又不是在屋子里种,谁都能看。    挑水的时候过来看一眼。    休息的时候过来看一眼。    就连吃饭,都乐意捧着海碗,坐到田埂上吃,边吃边琢磨为什么能长得这么好呢?    甚至有那闲的,都押起了注,赌顾家田里亩产能有多少。    不过没多久,这热闹就散了一半。    天一日日热起来,今年格外奇怪,雨水下得很少,近些日子,更是一滴雨水都不落,偏偏还遇上麦穗最需要水的灌浆期。    村里人不懂什么灌浆期,但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个时候的小麦就是要多浇水。    若是没有足够的水,最后就算没有枯死,产量也会大幅度下滑。    他们可不是靠粮食挣钱,他们是靠粮食活命啊!    永河村不缺水,附近有河,听说是从一条大河中分出的支流。    有了这条河,村里人都不用担心小麦因为没水干枯死,可小麦正是需要水的时候,天不下雨,就要用人力来补。    这些日子,永河村的村民,纷纷去河里挑水来浇地,河距离并没有太远,可也足够累人。    一亩地有一个半篮球场那么大,靠人工担水回来浇灌,简直能把人累死。    肩膀上薄薄的扁担,压着沉甸甸的两桶水,一来一回次数多了,能把肩膀磨出血来。    多来两趟,汗水便直往下淌,浑身就湿透了,脸也晒得黝黑发红。    更难受的是,汗水浸润到肩膀的伤口,就是一阵连绵的刺痛,每走一步就是折磨。    短短数日,附近的村落都哀声一片。    “疼疼疼,你别抬我胳膊。”    “嘶——轻点。”    顾大根也没能避免。    回到家揭开衣服,肩膀上就是红肿磨破的一片。    顾璋只看过一次,就心疼了。    他还特意跑去河边看过,也许是为了安全,永河村和附近的村庄,都建立在地势较高的位置,不可能挖沟渠引水过来。    这两日,他翻出家里去年秋天去山里采摘晒干的绿豆,又兑换了些甘蔗一起煮。    煮好了之后,又将煮过的甘蔗扔进猪圈。    猪低头拱一拱,兴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