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第2/2页)
脉注射    “静脉注射?”    听到徐云口中冒出的这个词,老苏茫然的眨了眨眼:    “王林,那是何物?”    徐云想了想,解释道:    “老爷,无论是人体还是牲畜,体内都有运输血液的管道存在,这点您应该清楚吧?”    老苏这次倒没怎么犹豫了,点了点头:    “然也。”    在华夏古代或者说中医概念里,血管和经络应该算是一个非常容易引起撕逼的争论点。    中医对经脉的描述有个标准释义,就是是‘皮下数寸,可通气血’。    因此有些人认为经就是主要血管,络就是毛细血管。    经络经络。    其实就是现代医学定义的血管概念。    但有些人对此却持否定态度。    他们认为经络是气走的通道,肉眼不可见,只不过恰好有些位置与血管重合罢了。    而经络的问题一延伸,就容易伴生出穴位是否存在的进一步争论。    穴位这东西和经络一样,目前没有真正的实锤能够发现它的存在。    这也是很多人对中医持否定态度的一大原因,找不到的东西你凭啥说有呢?    但另一方面。    生活里有些穴位确实是可以亲身感受到效果的。    比如足三里、风池穴、少商穴,合谷穴等等……    很多时候人若是不舒服,按这几个穴位都可以快速的见效。    除此以外,近些年有关经络的研究也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结果。    比如哈佛大学在2021年10月底,就在《nature》上公开了一项电针刺激动物足三里穴位治疗脓毒血症的成功案例。    论文代码d/10.1038/s41586-021-04001-4。    19年sce advances也发布了一篇有关穴位的研究报告,doi:为10.1126/sciadv.aax1342。    总而言之。    目前中医的经脉与穴位一直都没有一个定论,相关研究进行了十多年,经络的具体位置依旧没有准确说法。    这是事实,没必要、也不能去否认。    但同样。    部分穴位的真实效果也很明显,这点也不能忽略。    眼下的科学理论依旧还在发展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说句难听话。    现在的科学连为什么自行车骑起来之后就不会两边倒的问题都没法解释呢。    当初《sce》主刊上都曾经发表过相关论文,这篇论文的影响持续了接近十年,doi:10.1126/sce.1201959。(不是我忽悠哈,这是真的,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    某些技术发展和科学对于某些现象的解释是两回事,不能一概而论。    视线再回归现实。    无论经络是否存在,在《黄帝内经》中,古代先民们便已经对解剖学有了一定探知,这是有切实记载的记录,毕竟你杀只鸡都能看到血管来着。    因此在徐云说出血管概念后,老苏很容易的便接受了这个概念。    随后徐云顿了顿,继续道:    “其中静脉便是一条很粗的大容量血管,专门收集回流血液入心脏。    是完成体循环……也就是人体周天循环的重要渠道。    而静脉注射,便是指通过特殊的器物,将稀释调配后的蒜汁注入人体。    药物以此直达患处,比口服和外敷的效果要更好一点。”    老苏闻言,不由低下头,摸了摸自己手上的青筋。    在现代医学中,注射主要有皮下注射、静脉注射以及鸡肉……肌肉注射等几个大类。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