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  (第1/2页)
    这个分辨率比40倍的0.42微米要高,但比百倍物镜的0.22微米要低。    随后徐云将几枚镜片小心拿起,来到了身边一架空置的显微镜上。    这架显微镜通体由精铁制成,比先前粗制的那架要精细很多,还被很上心的镀了银。    当从外观上来看,就能吊打胡克和列文虎克的显微镜了。    显微镜的底部还有一枚印章,这是齐格飞的私印,代表着出自名家之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这架显微镜采用的是类榫卯结构。    也就是全程没有一根钉子,组合后的显微镜却牢固无比,用力摇晃都不会解体。    一刻钟后。    咔咔咔——    徐云将几处旋钮闭合,重重一拍手,对周围众人道:    “搞定,目镜和物镜都装好了,谁来试试?”    一旁的小李闻言,顿时垫着脚尖挥了挥手:    “我我我!”    徐云看了眼这根满脸飞扬的小豆芽。    小李的这幅表情,让他想到了后世老头环发售当天的某些人:    “行,李姑娘,有劳你了。”    在过去的这小半个月时间里。    小李几乎每天都要操弄显微镜,对于显微镜的掌握度已经超过了老苏,堪称这个时代徐云之下的第一人。    不过哪怕是她,此前也从未接触过如此高倍率的显微镜。    光是10x40的倍率,都足够这姑娘开一番大眼界了。    不过考虑到小李的任务主要是校验双镜的组合效果,核心是判断两枚透镜的清晰度,观测倒是其次。    因此徐云并没急着上好东西,而是依旧选择了老龙套……    美洲大蠊的玻片。    毕竟从观测角度上来说,美洲大蠊确实是数一数二的标本选择。    哪怕是后世,都有很多科普博物馆会把美洲大蠊的后腿作为第一玻片样本,供爱好者们体验甚至购买。    比如香江尖沙咀的科技馆,便对外售卖蟑螂腿玻片,一片折合华夏币接近两百块钱。    曱甴卖曱甴,也是奇景一件。    视线再回归原处。    随后依旧是调光、扭动粗细准焦螺旋。    片刻不到。    小李从显微镜上抬起头,一脸惊讶的对着徐云道:    “王林,此镜真乃神物,曱甴腿上的每根毛皆可看的清清楚楚!”    徐云见说主动走上前,替过小李,亲自体验了一番观测效果。    果然。    就像小李说的那样。    在高倍率的镜头中,美洲大蠊后腿样本上的腿毛,清晰的就像郭冬临脑袋上的跳蚤似的。    眼睛毫不费力,便能看的一清二楚。    随后徐云又试了100倍物镜,滴油观测。    过了几秒钟。    他抬起头,看向了身边的老苏,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    “老爷,镜片没有问题,可以开始观察细胞了。”    听闻此言。    原本就待在一旁的老苏,呼吸顿时微微一滞。    实话实说。    作为创造过诸多奇迹的当代巨匠,老苏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是要远高于普通人的。    毕竟搞项目嘛,失败其实才是多数。    老苏过往上的了台面的成就不下二十件,这代表着他的失败次数,也要远高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