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第1/1页)
    是宴唐的诗。    第175章 大人您在哪儿学的?    秦不闻看着这句诗,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她似乎问过宴唐一个问题。    宴唐,等天下太平了,你想去做什么?    那时候,秦不闻躺在长安王府的银杏树下,漫不经心地开口问他。    宴唐正在用秦不闻的字迹,帮她批折子。    听到秦不闻的话,宴唐指骨微顿。    他缓缓放下笔杆,看向在藤椅上哼着小曲,眯眼假寐的秦不闻。    属下不能留在殿下身边吗?    他这样问,声音清朗舒润。    秦不闻打了个哈欠:当然可以啊,但是那个时候,你就不需要当我的幕僚了。    那你到时候想做什么呢?    大概是没有想象过这个如果,宴唐微微怔神,似乎是在认真思索。    许久。    宴唐微微蹙眉,双手端正地放在双膝之上,语气轻缓:属下不知。    秦不闻终于睁开了眼睛,她眨眨眼,有些错愕:不知?    宴唐乖乖地点点头:属下以后想要做什么,取决于殿下需要什么。    秦不闻面露不解。    宴唐勾唇:待天下太平,若殿下需要一位马夫,属下便学牵绳遛马。    殿下若是需要一位花匠,属下就学着裁枝修芽。    若殿下想要整个曜云,宴唐眉眼温和,嘴角笑意清浅,说出口的话却字字清晰,亦可以踩着属下的血身,登临高处。    秦不闻闻言,微微蹙眉:宴唐,那是你为我做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想要什么呢?    宴唐眸光清雅贵气。    他久久地看向秦不闻,眉眼柔和温润,再没移开。    殿下。    什么?    没什么,秋日露重,莫要贪凉才好。    其实那时候宴唐说的话,秦不闻并未当真。    她想着,等天下太平,百姓安定之后,她或许可以给宴唐京寻一笔银钱,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从未想过,宴唐说的那些话,字字句句不作假。    【来年春风又度,少年垂暮,浊酒一杯足慰吾。】    他什么都不要。    功名利禄,钱权声望,于他而言,甚至不抵一杯薄酒。    她不喜欢宴唐这样。    她所见的宴唐,曾白衣拂雪,谈笑间退敌军百万;也曾曲高和寡,一曲青琴盛名远播;他甚至可以高坐明镜台主位之上,笑对那些夹枪带棒的诗句,一人比天下群贤。    宴唐就是宴唐。    肆意明润的少年郎。    如今长安王身死,只要她完成自己的谋划,远离宴唐京寻,他们便能安然无恙。    想到这里,秦不闻垂目,不再看向主位。    冷吗?    季君皎以为秦不闻是冷了,便让人往她身边的火炉中又填了几块新碳。    秦不闻顺势缩了缩脖子,笑道:还好,屋子里很暖和。    外面风雪交加,屋内却温暖融洽。    不过一刻钟的工夫,便又有文人墨客不断到来。    这明镜台的游诗宴,是为天下有才学的文人才子准备的,并不单单是男子,就连一些名声在外的千金小姐,也会来凑一凑热闹。    未出阁的小姐会坐在事先准备好的帷幔后,若是有心仪之人,亦可用诗抒情。    这样一来,若是两情相悦,便是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若是对方无意,也只当做没听懂其中意味,一笑而过。    今日应当是事先知晓了首辅大人会来游诗宴的消息,今年来赴宴的佳人千金,格外得多。    也不过一会儿工夫,帷幔后便坐满了长安城的名门才女。    佳人们衣裳各异,五彩缤纷,犹如漂亮的蝴蝶鸟雀,引得帷幔外的男子纷纷驻足观望。    只是季君皎这人,大概是缺根弦。    那帷帐后的小姐千金们,摆明了是冲着季君皎来的,有的娇柔,有的大胆。    有几个女子娇娇地笑着,毫不避讳地聊起那位芝兰玉树的首辅大人,还时不时地掩唇娇笑。    但季君皎恍若未闻,只是垂目煎茶,将烹好的茶水取下,倒入杯盏之中。    他并未在意旁人目光,将倒好的茶盏推到秦不闻跟前,语气温和清润:喝一些,暖暖身子。    秦不闻可不会错过这个争风吃醋的机会,她撅了撅嘴,将季君皎递过来的茶盏推到一旁,摆明了是在生闷气。    季君皎不怒不恼,轻笑一声,便又换了别的茶叶,倒了热水,再次递过去。    茶香太浓了不喜欢吗?季君皎耐心道,松山白针的茶香淡些,阿槿尝尝。    秦不闻撅着嘴,扭头闷声:大人还真是受欢迎。    季君皎温和地笑笑,却什么都没说。    就在秦不闻想着该继续说点什么的时候,身旁的男子倾身,拨起她耳边的碎发,动作自然地拢在了少女耳后。    这一举动,不仅是在场众人,就连秦不闻也微微愣住,没缓过神来。    季君皎犹不觉得有什么,他垂眸,哑然失笑:怎么这般不仔细,头上沾了花瓣也不知道。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