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1/2页)
    傅选提议这个人选,太后和谢道成都没有反对,在秦叙书看来,他便再合适不过。    “孟希龄不行。”贺述微道。    秦叙书是明宪十三年的进士出身,御前奏对穆宗皇帝惜他才华,钦点他为第一,他从那时起入察院,至今二十余年,性情始终耿介如一。    他只看到了黔州,贺述微看的却是太极宫。    “孟希龄若去黔州,谁来接替左骁卫大将军一职?”贺述微道,“宿卫轮值太极宫,陛下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秦叙书一惊,想到了被逼杀的太子。    先帝死时追封废太子为昭毓太子,迁葬入昭陵,提起昭毓太子时也多有痛悔,但太子被逼杀却是不争的事实。    秦叙书道:“不至于此……陛下可是太后的亲生子。”    况且太后也只有这一个儿子。    贺述微平静道:“孝宗皇帝也曾是大圣皇帝的亲生子。”    秦叙书悚然。    对于太后来说,天子听话比血缘更重要。    她尽心竭力杀太子弑君王,扶持李璨上位,可不是因为李璨是她的儿子,而是只有李璨登基,她才能握住更大的权力。    如今只是因为李璨是神宗皇帝唯一的血脉,又尚且年幼,若是等日后皇帝亲政,那太后是会还政于天子还是仍然揽权自重?    “惟礼啊,朝堂风雨一刻未止,日后……谁也不知。”贺述微起身,望向巍峨连绵的太极宫阙,这宫城便如困兽之笼,人人都在厮杀。    贺述微老了。    但他还是天子臣。    ——    谢神筠散朝后去了春台,一入明堂便有凉意袭面,冰放得很足。    她今日召见荀诩和许则,两人早早便在春台候着了。    “郡主。”许则着圆领银花襕袍,腰佩银绯,恭恭敬敬地见礼。    谢神筠如今有诏敕政令的资格,仪同内制舍人,是真真正正的位比公卿。    荀诩虽有临川郡王的爵位,但连天子见谢神筠都要口称阿姐,他对谢神筠自然也是恭敬仰慕至极。    荀诩道:“吏部选试的名单已经出来了。”    先帝提荀诩入吏部清吏司,又点裴元璟担了铨选考功郎中一职,今岁选试的第一场文考尚在三日之后,但荀诩已经拿到名单了。    其中各方势力舞弊左右,自不用提。    荀诩肖似其父,生如庭兰松玉,如今面上却隐有强行压抑的愤然之色:“吏部选试七十九人,其中五十八人出自世家望族,剩余二十一人也皆是朝中公卿举荐之辈,此份名录便是通榜所得,几无公正可言。”    那份名单被呈到谢神筠面前,她先看到了雪白宣纸上那些熟悉的姓氏。    河东裴氏、陇西李氏、范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