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374节 (第1/2页)
何必非得搬去墓园、守着亲人的墓碑过三年呢! 这……光那个画面就让人感到晦气。 再者说,等她三年后出孝,年纪就整十六了,到时候肯定会有不少与徐家门当户对的人家上门求亲,哪还轮得到她家志谦。 孙母越想越怄气,可她能怎么办? 人都跑去墓园守孝了,总不能追去徐家墓园劝说吧? 一想到墓地里躺着徐家的列祖列宗,心里打着各种算盘的孙母,怎么可能不心虚。 最后只好无功而返。 回凤城的路上,孙母倚着马车的车厢壁唏嘘: “下半年你就要下场院试了,本想着你表妹手头富裕,即便她不愿随我们去凤城住,好歹能问她借个几两给你当盘缠,也不枉我们跑这一趟,没想到……” 孙志谦恍然大悟:“原来娘是为了跟表妹借银子才非要亲自来洛城的?不过娘,院试的盘缠您不用担心,秀杰兄家境殷实,生辰宴那天我和他打过招呼,到时候盘缠不够他会帮我的,我俩关系好着呢!” 孙母没好气地哼了哼,心说你那同窗再有钱,还能徐家有钱? 一想到徐家那富丽堂皇的七进大宅子,还有城外的万顷良田,孙母就羡慕得睡不着觉。 偌大个宅子,竟然由个老管家当家。 唯一的主子,跑去墓园守孝,还要在那阴森寒碜的地方待上三年,孙母就觉得这侄女委实拎不清。 可现在纵然她想调|教,也找不到人呀,只得按捺下满心不忿,暂时作罢。 第483章 科举文男主的炮灰表妹(6)(四更,求月票!) 徐茵若知道孙母此刻的心思,一准送她三个字:想屁吃。 她一路顺利地抵达城外族山。 到山脚时日头西斜了,茶山还要翻过两座山才到,到了以后再准备晚膳,就太晚了,徐奎便来征求姑娘的意见,今晚不如在山脚徐家村的村长家借宿。 徐茵没意见,顺嘴问:“这个村也叫徐家村?” “是的姑娘。”徐奎说,“这个村里的住户,有的祖上与徐家沾点亲带点故,有的受过老太爷的恩惠,愿意帮徐家守祭田、族山。老太爷就出资修了祠堂、拓了车马道,他们感恩于老太爷,就把村名取为徐家村。” “原来如此。”徐茵了然道。 徐家村的徐,是老太爷的徐啊。 徐奎去了不一会儿,就回来了。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徐家村的村长。 “见过姑娘!” 村长算是徐家的族人,只不过隔了好几房。 此前,原身父母下葬,除了老管家父子俩,他是出力最多的。 只是原身自从收到噩耗起,一直沉浸在父母双亡的痛苦中,对这些人的付出,并未看在眼里。 倒反而凤城孙家给她修了几分信,由孙志谦执笔、声情并茂地宽慰了她一通,就感动涕零,觉得姑母是个好人,一颗心靠向了孙家。 徐茵心下逸出一声叹息,郑重朝村长致谢:“我爹娘入土那日,还多亏村长携各位叔伯帮衬。今后,各位若遇到什么难处,尽可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村长憨厚地笑答:“姑娘言重了!老爷、夫人在世时,都待我们不薄。更不说老太爷还有恩于我们,只是出一把子力气罢了,姑娘无需放在心上。” 徐茵心想:村长为人倒是不错,往后有什么活,可以通过他发布。 要把柴山清干净、种上香料,前前后后需要不少帮工。 这么寻思着,去村长家借宿的路上,徐茵索性提前知会了村长一声。 “姑娘的意思是,想自己种香料?这香料在咱们这儿也能种?”村长惊奇不已。 他知道徐家历来是做香料生意的,但徐家卖的香料,听说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有些据说还在海上漂了数个月。 如今听姑娘的意思,还能自己种,真的假的?那徐家此前的历代当家人怎么不自己种? 徐茵听出他语气里的怀疑,淡淡一笑:“我此前很少经手家里的生意,却对香料种植有几分兴趣,父母尚在时,我就和他们提过,他们答应等襄城回来,就陪我来茶山住一段时间,规划香料种植区,只是没想到……” 村长闻言,叹了一声:“天有不测风云啊!” 既如此,他自当全力支持姑娘的提议。 “姑娘放心,您需要我们做什么,只管吩咐。咱村田地不多,主要任务就是守着祭田和族山,最近又是农闲,大伙儿都没什么事做,姑娘若需要人手,尽管开口。” “我还真需要人手。”徐茵没同村长客气,“我想把茶山附近那座柴山清理出来种香料,您帮我雇些人来,工钱比照城里的短工。” 见村长摆手拒绝,徐茵继续道:“您听我说,往后我这里需要一直雇人,又不只是忙这一天两天的事。大伙儿愿意来帮我,我已经感激不尽,工钱是一定要给的,否则我让徐奎去城里雇短工啦。” 徐茵这一招,用遍各个小世界,堪称无敌手。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