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气仙_第3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5节 (第3/3页)

来。

    当然,随着向楠的插话,有关于长生之秘讨论却是戛然而止,众人也都心照不宣,并不多言。

    在距今九百多年前,持续衰弱了二百多年,只剩下南方半壁江山的宁朝,走向了王朝的末路。

    来自北方的大坤铁骑南下,势如破竹,南宁的兵马节节败退,城池接连丢失,朝中混乱,奸佞当道,忠良死的死,散的散。自那位崛起北方、短短十年便击破北晋、北梁,一统北方的大坤帝王投鞭兴师开始,不过短短五年,宁朝便结束了二百六十余年的国祚。

    而有趣的是,与此同时,西方被称为“千年帝国”、“真人类帝国”的玄洛帝国也很快宣告灭亡。

    南宁与玄洛的灭亡,在诸夏被认为是中古的结束,在西方则被称作古典时代余晖的熄灭。

    在表历史中,这代表着冷兵器时代、陆权强国,以及各个地域国度相对独立发展的结束。

    而在里历史中,这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东方,代表着修行之人最大追求“长生之法”的消亡;而在西方,则是那几位神祇与地上断绝联系,不再回应信徒的开始。

    无论是对于寻常的历史进场,还是在超凡层面的意义,这个时间段都极为重要,后世几乎每过一两百年,就会兴起一波对这个时期的研究热潮。

    最近的一次,结束于三十年前。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我们在修士学院的时候,就都知道了。”运动服少女易清看了一两页资料后,轻声嘀咕着:“但这和那个陈方释有什么关系?难道这么浩大的历史进程,还能被人操控?”

    他显然没有太多的耐心,去阅读这些有如学术档案一样的资料。

    林长生注意到,和她有着相同表情的不止一人。

    “肯定要简单介绍一下大概的脉络,不过如果诸位更希望直接看到要点,可以翻到第三页,从最后那三四段开始……”

    众人一听,大部分都“从善如流”,翻到了相应的位置,随即每个人的表情都有变化。

    按照目前已有的资料来判断,陈方释很可能出身于北晋,至少其主要活动场所位于北晋,大概出身于当时在北方已经式微的“大同学派[注1]”。

    在他二十岁之前,经营一家医馆,该是家族传承,这时的陈方释致力于救病治人,期间参加过两次科举,并未成功。

    在这个时期,并无证明显示其为修士,或许此时他还没有踏上修行之路。

    当然,也有可能是已经修行,但隐藏了身份,想要入世红尘。

    注1:在宁朝时期,尤其是南宁时期,因为朝廷控制力的下降,产生了许多有各自主张的文人学派,他们往往是起自某个大儒、名士,通过招收弟子教授学问和主张,然后让弟子通过科举入朝为官,以此来推行政治主张。

    大同学派,主张“天下大同”,起自宁朝早期的定国三子,后经过一代学问大家天机居士发扬光大,但后世弟子卷入了北宁末年的叛乱,因此被朝廷打压,到南宁末年已几乎不见踪迹,少数有记载的弟子,也多在北方活动,多数改头换面以入仕,通过施政主张被人认出。

    看完这一页最后的注释,易清又道:“二十岁前没有修行?这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古代修士,不是讲究少功吗?多看资质,年少不打基础,年纪大了也就来不及了。修行都晚了,还能干涉历史?”

    这次,不等林长生说话,就有个颤颤巍巍的苍老之声,响起——

    “沉住气,小姑娘。”

    说话的,是众人里年纪最大的,至少外表看起来如此,须发皆白,穿着长衫,眯着眼睛,带着笑意:“世间例外多如牛毛,你若活得久了,自然不会意外,兴许还会觉得,那许多司空见惯的寻常事,才算得上离奇。”

    此人名为徐白,算是安全局资格最老的队长,如今已转为供奉,在诸葛履崛起之前,是当之无愧的战力第一人,他年轻时候即使放到整个世界上,也是位列三甲,如今年老力衰,但依旧深不可测。

    同时,他还是一大世家的族长,个人影响力很大,在修士圈子里德高望重,这时一开口说话,其他人不好反驳,便又低头看起手上的资料。

    结果这一看,一个个又瞪大了眼睛。

    因家传医馆在兵乱中被毁,陈方释辗转之后,第三次科举,位列榜尾,先入北晋左台为文录三年,期间似是得罪了当朝权贵,几次经历凶险,差点丢官去职,但最后多化险为夷。

    入仕的第四年,外放为官,该是在西部边陲的某个县城为官(资料缺失,暂未确定),四年期间,曾率民勇抵抗贼寇、胡马,开垦农田,上计多为优。

    但四年后,他却弃官而去。

    同年,随着北方诸国向南用兵,北方两国与南边的南宁局势越发混乱,陈方释择了一家作乱兵马辅佐,而这一路兵马的首领正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里。

    黄里此人,乃是秀才出身,科举十五年不成,愤而杀官,最初在通缉中东躲西藏,突然一日拉起一支兵马,然后就势如破竹,动摇了北方两国的统治根基,更斩杀修士诸多,其中多有难以解释之处,一直以来,为史学界所关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