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 (第2/2页)
有个大水缸,水缸里有水,应该是冯父打回来的水。 里屋有个能睡下两三人的炕,炕上有炕柜,地上有个瘸腿的桌子凳子。 总体来说屋里的东西大件啥的挺齐全。 一天时间,冯父冯母已经收拾干净了。 把带来的东西放下归拢好,顾母跟冯母道,“妹子,你们缺啥跟我们说,让小荷建华去县里买回来。” 他们再偷悄悄给送过来。 冯父冯母,“谢谢,麻烦你们了。” 顾父,“千万别这么说,亲戚朋友之间就该互相帮忙。” 。 第125章 下放生活 冯父冯母是小荷三嫂的父母不是别人,顾父想只要能帮的,他们尽量都帮了。 冯父冯母需要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冯母写了一个清单,交给了苏荷,又拿了二十块钱还有票。 “小荷,麻烦你了。” 世事无常,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他们都不知道。 “没事,伯母我明天去镇上把这些东西给置办齐了。”苏荷接过单子。 上面写的都是日用品,暖壶,烧水壶,剪子,菜刀,菜板,盐,锅碗瓢盆,炕席子,木桶,矬子扫帚等。 走前,顾母问冯父冯母,“妹子你们会用这灶台生火吧?” 冯父冯母点头,“会,书记和大队长教过我们。” 用土灶生火做饭,他们还是会的,以前不会,但是年初来了顾家,他们看顾母生火,他们也学会了,再者走前书记大队长教过他们。 也帮他们生了一次火。 下午的时候他们已经烧火做饭了,虽然那苞米煮的软硬不均匀,但是能吃,大锅煮东西他们有点掌握不好火候。 之前在家里都是用小锅煮的。 “那行,我们就先走了,等明晚再过来啊。”顾母道。 冯父冯母出来送,“路上慢点啊。” 路上苏荷跟顾父顾母道,“爸妈谢谢你们。” 冯家发生这种事,一般人都巴不得撇清关系,离得远远的生怕波及到他们。 但是她公婆一直在帮忙。 不用说,这肯定是看在她的面子上,毕竟对方是她三嫂的父母。 苏荷突然说谢谢,顾父顾母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下一秒顾母道,“这谢啥了,都是亲戚,就像你爹说的,亲戚有困难,又来咱们这里了,所以能帮的咱们就帮了。” “对,而且冯老师两口子人多好啊。”顾父也赞同道。 不为别的,就为人家在抗战时期捐了一大半财产给国家用作购买物资,多好的人。 毕竟他听说有的人,直接去国外住了。 顾母叹口气道,“娘跟你们说句话,上面定的,它不一定是对的。” “我跟你爹没读过书没啥文化,但分辨对错的能力还是有的。” 苏荷笑道,“娘说的对。” 她家两位母亲的思想,一般人是比不了的,还是那句话,若是生在后世,她妈,她婆婆一定会有一番作为。 回到家里,俩宝已经被他们三姑哄睡了。 苏荷进了被窝,抱着她家建华继续夸顾父顾母,没有人不喜欢对方夸自己,同样没有人不喜欢媳妇夸自己父母。 顾建华搂着他媳妇,“因为你这个儿媳好啊,你人本来就优秀。” 他觉得好儿媳,好公婆都是互相的。 都说男人神经大条,家务事不怎么懂,也不怎么管。 大错特错,男人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不想管而已。 他爸妈人是不错,待儿媳也确实好,但他媳妇也好啊。 就拿他三姐来说,当初离婚回来,换做别家儿媳,估计真就闹开了,他媳妇就没有,还非常支持。 还有建房子这事,他媳妇没要他爸妈的钱,拿他们自己钱建了。 换做别家肯定是父母出钱。 还有日常一些事情,他爹娘送东西给他姐姐们,别家儿媳估计也早闹了。 就他们单位有个同事家里吵架就是因为他娘过年的时候让闺女拿走了半只鸡,儿媳就闹了。 闹了好几天,上班的时候跟他们吐槽来着。 听同事吐槽顾建华就想起来,每年她娘都会孵一窝小鸡给他二姐,对此他没听他媳妇说过一句。 所以他觉得好媳妇好公婆是互相的,好媳妇碰上恶婆婆也不行,好婆婆碰上不讲理的儿媳也不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