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 (第1/2页)
顾梨,“可是妈,应淮他妈来了,我不习惯,万一我跟她吵了怎么办啊?” 她不傻,很清楚的知道儿媳跟婆婆在同一个屋檐下住久了会吵架。 苏荷堂婶跟她婆婆之所以没吵架,那是因为不住在一起,苏荷天天上班,而她顾大伯奶对这个儿媳也是有求必应。 一句话,有钱,还不住在一起,矛盾就少。 她婆婆,目前看着还行,但是她觉得也没那么好。 可能因为穷的关系,处处都精打细算,那种感觉让她很不舒服。 她前世没见过周应淮家人,不过听堂妹说她婆婆对她挺好的,她以为很不错,没想到...也就那样。 她过年去他家,招待的菜,才四盘,三盘还都是素的,不是炒土豆就是白菜,就一个荤的,几片五花肉炖的粉条酸菜。 看着很寒酸,在他们老家,儿子带对象回来,咋也得炖个鸡,最次也得炖个鸡,包个饺子。 而他家没有,过年也是这几个菜。 她看在周应淮面子上忍了,毕竟她以后跟周应淮一起生活,不是他家人。 顾梨想这些就当是老天对她的考验吧,谁让她上辈子选了富二代没选周应淮呢,所以这是她应该承受的。 可现在要把他妈找过来看孩子,她很不习惯啊! 吴三凤抬眼,“吵了就吵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婆婆跟儿媳吵架多正常。” “再者你开学后就上学了,白天不在家,有什么好吵的。” 顾梨,“可是妈你就不能留下吗?把孩子带到两岁,我就把他们送托儿所了。” 吴三凤本不想骂的,但实在受不了, “顾梨啊,你老大不小了,长长脑子行不行啊,你妈我没日没夜的给你们俩口子带了三个月孩子,没睡过一个整觉,我实在累了。” “你有点良心行不行?” 顾梨也生气了,“妈你这话说的,行行行,你回去吧。” “我到底是女儿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给我带三个月孩子就不愿意了,你给我三个哥哥带好几年的孩子都没一句怨言。” 吴三凤真是气疯了,起身啪甩了顾梨一巴掌,骂道,“你奶奶的,你说的是人话吗?从小四个孩子中我最疼的就是你了.........” 吴三凤没想到她这闺女会说出这话。 先不说上大学前的,自从上了大学,去年一年加上今年一年,她花了快有六百块钱了。 她三个儿子娶儿媳都没有花这么多钱。 更别说她给买奶粉啥的钱。 母女俩人大吵一架,顾梨也知道家里对她怎么样,刚才那也是气急了,说的是气话。 不过吴三凤铁了心要回去,顾梨也拦不住,只能让婆婆来了。 这一家子鸡飞狗跳,苏荷这边却是和谐的很。 长意长安过年没回去,就去他们三舅舅家过年了。 冯家别墅还回来了,有的是房间住,冯父冯母也在过年前回来了。 他们很是感慨,刚下放那会儿,他们期盼着回去,期盼着能重新查明。 可是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一年又过了一年,十年过去了,依旧没动静,他们以为他们这一辈子就待在乡下了。 没想到还能有回来的一天,67年下乡的,79年冬天回来的。 整整十二年。 好在轻舟已过万重山,往后的日子都是好的。 冯父冯母对长意长安可以说比两个亲孙子还熟悉了,俩孙子,这十二年时间,大的,就见了一回,三岁时候,小的压根没见过,就看了照片。 而长意长安,说天天见有点过了,但是在一个村,俩孩子隔几天往他们家送东西,所以就很熟悉了。 冯书凝看着父母跟小姑子家俩孩子那么熟悉,就知道她爸妈在乡下过得不差。 他们八人年夜饭是在家里吃的,冯父冯母炖了带过来的土鸡,这十二年时间内,他们对养鸡放牛养牛了如指掌。 还有种菜。 冯母就说,“等开春,把咱们别墅前后院给拾掇出来,我给种上菜,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种菜。” 他们家别墅前后院以前是种花的。 冯父,“行,到时候我给你拾掇出来。” 听的冯书凝心里不是滋味,她道,“你们俩都这年纪了,折腾啥,歇着吧,那菜菜市场有的是。” 冯母不赞同,“那自家种的跟菜市场的能一样吗?” 她就觉得自家种的好吃。 “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