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第1/3页)
“肇州距离朝廷最东北的吉林船厂尚有水路七百余里,只要吉林船厂的兵马开拔,西阳哈一得到消息就能北遁大山之中,将领根本无从平叛。” “若是让燕嫡次子煦节制吉林船厂围剿西阳哈,恐怕没有数年苦功,难以见成效!” 似乎认为自己说到了一个好地方,齐泰的语气都有些高兴。 不过等他想到吉林船厂距离北平的距离后,他立马犹豫道:“只是这吉林船厂属辽东都司管辖,燕府在北平都司,这跨越似乎太大了……” “吉林船厂有军民几何,耕地几许?”朱允炆没有回答齐泰的话,反而询问起了吉林船厂的情况。 对此,齐泰也做解释道:“吉林船厂如今驻扎一千军户和三百匠户,开垦的田地约两千余亩,无法自给,每年都靠辽阳都司运送粮食才能维持。” “倒是不多……”朱允炆满意点点头,来回渡步后对齐泰交代道: “辽东都司的事情,让他们把事情压一压,等魏国公和宋晟他们去了云南再上奏。” “武英殿的奏疏不用管它,寒冬将至,那西阳哈想来还会入寇,等到了下次入寇,你们一并上疏。” 朱允炆是铁了心要把朱高煦往吉林船厂送,齐泰和黄子澄见状也不好多说什么,而是在作揖应下后开始说起了‘以钞抵税’的事情。 “苏松二府的人得了利,如今在庙堂上附和太孙的人也变多了。” “如果明年的夏税和秋收能将‘以钞抵税’的范围增加到常州、镇江二府,那庙堂上便是东宫独大了。” 苏松常镇,这四府是天下纳粮大户,每年上交的税粮往往在四百万石左右,占据民间税粮的六分之一。 如果加上税银,那基本能达到五分之一。 与经济相匹配的,是四府的人口。 按照《黄册》,四府人口四百七十余万,懂文识字的人更是多达数十万。 在这样庞大的基础上,四府每次都能在科举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多的时候更是霸占榜单近四分之一的名额。 因此得了这四府人心,就等于得了庙堂四分之一的支持,朱允炆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就今日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让收上来的宝钞重新流入民间,那大明只会被拖垮。 想到这里,朱允炆对于开采金银铜矿来填补国库的事情更为着急。 他转身看向齐泰、黄子澄二人:“先把九华山的矿场弄起来,另外对于魏国公等人出镇云南的事情不要阻碍,孤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到云南的金银铜矿送到南京城!” “是……”黄子澄与齐泰纷纷作揖应下,见状的朱允炆也就摆手示意他们退下了。 他今日的心情着实不太好,没有心思再与旁人过多交流。 二人也心知肚明,作揖起身后便退出了春和殿。 待他们走出东宫的春和门,黄子澄才回头看了一眼这东宫,摇头道:“太孙今日的做法可不算聪明。” “嗯……”齐泰微微颌首:“那燕嫡次子煦放出去容易,想让他回来就困难了。” “不过能不能放他出去,便是太孙也做不了主,还是得看陛下。” “以陛下对燕嫡次子煦的种种行为看来,恐怕这燕嫡次子煦还会在南京再待一段时日。” “你我最好在这段时日里劝太孙打消这个念头,不然放燕嫡次子煦离京,日后必遭反扑。” 黄子澄点头附和,看样子对齐泰所说的话都十分认可。 不过相比较这句话,他更认可朱允炆前番说的那句话。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第106章 倭夷入寇 “小的们,冲啊!”“勿退,退则家破人亡!” 十月,在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