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第2/2页)
是李景隆,只要是主事平倭的将领,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造大船。 比起徐辉祖,李景隆得到的支持更多,所以他能一口气建造数十条两千料以上的大福船。 这样的实力,足够他将大明近海倭寇给解决。 不过他也知道,大明近海倭寇的根源在南洋,不解决盘踞南洋的倭寇,即便当下斩了几万颗倭寇首级,用不了几年他们还是会卷土重来。 当然他更知道,皇帝并不会准许他下南洋平倭,所以他只需要做好皇帝让他做的事情就足够了。 “知道了,你退下吧……” 得了平倭的准确消息,朱元璋也摆手示意李景隆退下。 待李景隆退下后,朱元璋也瞥了一眼坐在位置上发愣了朱济熺。 他起身向外走去,在路过朱济熺面前的时候他停顿了片刻,沉默过后才道: “颖国公不管怎么说也是你的岳丈,这七天你就不用来武英殿了,带世子妃去国公府拜拜吧……” 说罢,他抬腿离开了偏殿,而朱允炆也在他离去之后跟随离去。 朱尚炳担心有什么麻烦事,也起身离开。 到了最后,还坐在武英殿并且没有离去的,只剩下了遭逢大变的朱济熺与朱高炽二人。 第118章 未雨绸缪 “驾!”寒冬腊月,比起江南,北方的雪堆积的更厚,下得也更大。 冒着寒风冬雪,一队队塘骑将江南最新的消息送往了北边。 面对傅友德的死讯,所有人都处于震惊中,但又不约而同的在震惊过后,将目光放到了秦晋燕周这四藩身上。 “还好我没联系你外公……” 作为距离南京最近,最早收到消息的藩王,周王朱橚坐在王府存心殿的椅子上感叹。 对于傅友德的死讯,他只能庆幸自己听了自家儿子的劝诫,没有忙着联系自家岳父。 想到这里,他看向了自己的身旁。 在他的身旁,一个身穿世子服的十六岁少年正在拿着毛笔在文册上写写画画。 从侧面,朱橚可以看到那文册首页的命题是什么…… 《李亚仙花酒曲江池》 “我早说了,南京城的事情您就不要再牵扯了,您看看您每日研究研究作物和药材果树,我每日写写戏曲剧本,这不是挺好的吗?” 面对朱橚的目光,少年人一边写戏曲剧本,一边头也不回的回应朱橚,顺带还反问道:“您是还想再去一次云南?” “额这……”朱橚被自家儿子怼的哑口无言。 在这周王府中,能让朱橚如此吃瘪的,也就只有他的嫡长子朱有燉了。 早在童年时,朱有燉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当年朱橚因私下密会冯胜而被朱元璋贬去云南。 在朱橚离开的日子里,朱元璋令年仅十岁的朱有燉管理周王府,结果他不仅展现出了早熟的一面,还在三年时间里将周王府治理的井井有条。 因为他的聪慧,导致朱元璋格外喜欢这个孙子。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提前将十三岁的朱有燉册立为周世子,这种殊荣是其他世子所望尘莫及的,而朱有燉也借机上疏请求朱元璋将自家父亲朱橚批准回封地。 朱元璋见朱有炖有孝心,加上朱橚在云南表现还算可以,也就批准了朱橚回河南。 洪武二十六年,朱有炖又趁着和朱橚前往南京之际,在南京和朱元璋培养了一段时间的感情,替自家父亲清除了曾经的罪名。 朱橚不仅没有被朱元璋责骂,反而还领到了河套镇虏城子的草场。 当然,这两年里,他一直按照自家儿子的话,没有过多的与冯胜书信往来,这也是朱元璋宽恕他的原因。 相比较他,北边的朱棡就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了。 正因他的没有耐心,这才害死了傅友德。 “您好好在王府里摆弄作物花草不好吗,干嘛要学三伯?”朱有炖一心二用的谱写戏曲剧本,教导父亲。 朱橚本来有意反驳,可朱有炖却站了起来,作势要走。 不过在走之前,他还是看了一眼自家父亲:“我看三伯,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混账!!!” 几乎是在朱有炖脱口而出的同一瞬间,山西太原城的朱棡也得到了傅友德身死的消息,盛怒之下的他提剑挥砍了四周的所有器物。 如此两字时后,朱棡才丢下了手中长剑,栽倒坐在了存心殿的地上。 “完了……”吐出这两字,朱棡只觉得胸口火辣辣的疼,积蓄着一口气,吐不出咽不下。 他强撑着站起,却在站起的一瞬间感觉眼前一黑,顿时栽倒在了地上。 “殿下!” 殿外护卫见状,大惊跑入殿中将朱棡搀扶,但不管他们怎么呼唤朱棡,朱棡都没有要醒来的痕迹。 “死了……” 在朱棡晕倒后不久,身上千里外一片雪林中的秦王朱樉也得到了傅友德身死的消息。 手握弓矢的他一开始还愣了下,可随后他就露出了笑容:“死得好!”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