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1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节 (第1/3页)

    一出小巷,便能看到来回拿着风车奔跑,身穿穿着胖袄的一些小娃娃。

    他们三五成群的在巷子里乱窜,还有的在其它人家门口的鞭炮碎屑堆里用木棍戳着,试图找到几个没有点燃的鞭炮。

    这样做有些危险,朱高煦出声驱散他们,他们也被朱高煦的声音吓了一跳,但回过神来后朝着朱高煦比了一个鬼脸就跑了。

    “这些娃娃……”

    瞧着这群脸上被打上腮红,眉心被点上花钿的娃娃,朱高煦笑谈一声便与亦失哈他们向巷外走去。

    来到长街上,能看到的是张灯结彩的许多店铺,它们门头挂了许多灯笼,五六丈的宽阔道路两旁尽是来往过节的百姓,所有人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衣服穿在身上。

    在这样的节日里,你几乎看不出什么人是从事什么行当,好像个个都是乡绅似的。

    道路中心,一辆辆花车上有许多画着脸谱的表演者,他们在进行着最为撒欢的热闹活动……驱傩。

    驱傩,这是华夏传统的驱鬼迎赛神活动。

    在华夏民间传说里,“年”本是一种凶残的怪兽,所谓“过年”,就是要把怪兽打跑。

    那既然是“打怪”,自然就要组团出动了。

    因此,民间就有了历史悠久的“驱傩”活动。

    这项活动在元代被中断,但之后又被朱元璋与朝廷大力推广,继而重新在民间出现,并在二十几年的时间中,逐渐衍生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驱傩表演。

    朱高煦站在人堆里,由于个头高大,他可以很轻松的看到那一辆辆花车上站着一对男女和一队乐团。

    女的戴着老婆婆的面具,男的戴着老先生的面具,他们二人在最前头的花车里领舞,身后的乐团跟着伴奏,弹唱一些脍炙人口的民谣。

    “铛铛……”

    忽的,铜锣声敲响,街道两侧许多娃娃纷纷戴上面具跟着花车走,花车上的那对面具男女也开始对这些娃娃递糖。

    这些娃娃戴着千奇百怪的面具,十分欢快的蹦蹦跳跳。

    有一些娃娃害羞不敢上去,还会被父母笑着鼓励推上去,然后戴上面具跟着走进队伍里。

    “殿下,车前的那对男女是傩翁和傩母,这些进去的娃娃都是百姓的娃娃,跟车之后他们就成了表演的一环,也叫做护僮侲子。”

    杨展知道自家殿下对民俗理解很少,所以特意给他解释着。

    朱高煦看着那场面也高兴,但还是担心道:“这娃娃都戴着面具,若是走散了怎么办?”

    “殿下不用担心……”亦失哈笑着解释道:“除夕至元宵,五军都督府与五城兵马司的所有人都要班值,您看那边便是……”

    亦失哈指了一个方向,朱高煦顺着看过去,果然看到了一队队穿戴整齐的兵马司兵卒。

    他们在巷子里来回巡逻,仅是一条街就有三队之多,加上城门紧闭,那群想要采生折割的人贩子即便想要作案,也不敢挑在今天。

    “适从远来至宫门,正见鬼子一群群,就中有个黑论敦,条身直上舍头蹲……”

    忽的,那驱傩的花车的乐团开始一边演奏,一边用官话演唱起了驱傩的民谣。

    兴许是这民谣传播很广,因此当他们演唱的时候,花车旁的那些娃娃也跟着演唱了起来。

    人流随着花车往前走,时不时能看到许多行人走到了花车两旁,一人打头跳舞,后面的人也跟着他的步伐与花车边跳边走。

    朱高煦也想体验,可他不会跳着驱傩的舞蹈,因此只能在旁边拍手叫好。

    只是拍手之余,他想到了后世的一个段子。

    “少数民族都在跳舞,只有汉人在旁边拍小视频……”

    现在看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