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第1/3页)
“靖江、渤海二府可按亲王府规制建造。” 只是他如此说完,却也再次提醒朱高煦:“虽准你如亲王府规制建造,但不得浪费民力,以讨取自己私心。” “……”听着老朱的话,朱高煦也不知道怎么评价他。 就他那只有六七千人的吉林卫,即便他有那心,却也没那么多人。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点了点头:“孙儿知道了……” “嗯……”见朱高煦应下,老朱安了心,并对朱高煦道: “你那王府与其它人不同,我这些天想来,还是准备给你添些东西。” 老朱一开口,朱高煦耳朵立马竖了起来,他最希望的就是老朱给自己多拨点东西。 “那吉林卫木柴多,但无铁矿,故而此后每年辽东都司拨铁三万斤和一千斤火药予你,此外今年单独拨碗口铳二十门,铜铳二百把供你守城。” “谢爷爷恩典。”朱高煦听罢也有些高兴,这倒不是因为火器和铁料。 要说铁料,吉林船厂附近可是有铁矿的,即便没有,其它地方也是有的,并且距离不远。 至于火药,旁人不知道,朱高煦还能不知道怎么弄? 这个时代,没人敢说比他更懂火药,而老朱送给他的那些火铳火炮他也不稀罕。 他之所以高兴,是因为碗口铳和铜铳都是铜制的,他完全可以把这些火器熔炼,然后仿制滑膛青铜火炮。 明初的火炮种类繁多,但不管是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火炮,亦或者是洪武铁炮,洪武铜炮,碗口铳等火炮,它们的射程基本都在几十步到几百步不等。 唯一射程超过二里的还是重量超过一千斤,只能用于守城的洪武铁炮。 这种射石炮相较于二百多后才成熟的滑膛炮技术要落后太多,而朱高煦想要的是高射程、轻重量的野战炮。他要用足够的铜来铸造野战炮,然后将沉重的铁炮用在海战和守城战上。 哪怕没办法铸造青铜炮,朱高煦也可以把这些东西融了给军队发饷钱。 总之他这次入宫,算是没白来,总归捞到了好处。 得了好处,他说话和举止也好听好看了不少,这让老朱直摇头,心想:“与他爹一样,不得好处不卖乖……”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弥补朱高煦一些,老朱心底总归舒服了不少。 兴许是心底舒服了,他倒也没有觉得有之前那么咳嗽了。 在这家宴上,他满心欢喜的看着自己那成群的儿孙,也渐渐放心了下来。 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伴随着时间来到子时四刻,明日准备上早朝的老朱终究在净军的护卫下回了宫,朱允炆等人也先后离席而去。 朱高煦在老朱和朱允炆走后不久就走了,离席前还与朱松与朱模闲聊了两句,避免日后老朱提前将他们安排辽东就藩,而导致自己与二人毫无关系。 除了二人,朱高煦也与朱高燧聊了会,至于朱高炽却是不见了踪影。 “终于应付完了,我们也准备准备,等杨彬的钱送来就走吧。” “那杨彬听闻最近一直在筹钱,算算进度应该能在元宵前把钱送来。” 出了西华门,朱高煦上了亦失哈叫来的驴车,在车上与他发起了牢骚。 亦失哈兴许在宫里受气惯了,因此对于他来说在外不管怎么样都比在宫里好,所以对于朱高煦的这些牢骚,他总是笑着宽解朱高煦。 “对了殿下,刚才奴婢在西华门外遇到了傅指挥使,他说寿春驸马让他带一百护卫随您北上。” 亦失哈突然想起了刚才的事情,朱高煦听后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