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 (第2/3页)
想着,朱高煦想了想脑中名字,最后才说道:“你到这只能种粟麦的地方才得以升官,就叫林粟好了。” “谢殿下赐名!”改名为林粟的林五六笑着应下,不过他还是挠挠头道:“殿下,这粟字怎么写?” “……”听到林粟的话,朱高煦挑了挑眉,不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看样子还是得提早开一个扫盲班才行。” “过几天教你们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了。”朱高煦对林五六交代,同时也看向张纯:“城里识字的有几个人?” “只有四个,一个是末将,另外三个是王镇抚和李吏目、刘吏目。”张纯如实回答,心中有些诧异。 “城中十五岁以下孩子有多少”朱高煦再问。 “约九百人。”张纯再度回答,朱高煦闻言也开口对亦失哈道: “之前招募的吏目有几人?书籍、纸笔砚墨等物可都买到了?” “二十二人,书籍三千套,三千摞纸笔砚墨都在南边的船上。”亦失哈不假思索,朱高煦闻言颔首,转头对张纯说道:“城中可还有空地?” “还有许多,此前吉林城是按照卫所修建的,足以容纳三万人,当下只有不到七千人。”张纯回答。 “好”朱高煦颔首,对三人吩咐道:“虽然还是早春,但还是得劳烦城里的人。” “明日张纯你与林粟一同组织兵卒前往挨家挨户通知,便说王府发徭役,要在城中修建两座书院。” “一所供所内兵卒学习,一所供十五岁以下的后生学习。” “城中百姓免除学费,等南边的队伍来了就开办书院。”“这……”张纯欲言又止:“殿下,以所里的岁粮,恐怕养不起这么多读书人。” 张纯的话没有说,那三千套纸笔砚墨和书籍花费可不少,足足花了朱高煦一千六百余贯。 若是放在以前,别说养这两千多个要学习文字的人,就是养一千兵卒都得看辽东都司的脸色过日子。 不过,如今朱高煦来了…… 面对张纯的话,朱高煦笑着安抚:“钱粮的事情不用操心,四月初辽东都司会送六万余石粟、米入库。” “六万?”听到朱高煦的话,张纯瞪大眼睛,那放在以前可是吉林船厂两年的开支。 “不止,等后续南边的队伍来了,还会带一万多石粮食。” 亦失哈也笑着与张纯说着,而张纯这时才知道了朱高煦的实力。 他不是一般的郡王,也不能用一般的郡王待遇来衡量他。 张纯还在惊讶,朱高煦却坐在椅子上对三人说道: “日后城中的钱粮、兵器打造等都交由亦失哈来打理,你们二人就只管练兵。” “当下的当务之急是先将所里的耕地给分给军户们,算上我们带来的那些家眷,差不多是一千四百七十户。” “所里的田地按照这个来分,基本每户能领耕地两亩。” “南边的队伍会带来三百匹挽马,这些马虽然也是王府的,但平日里就交给百姓们圈养,五户养一匹来耕种,开荒。” “开荒的耕地由王府统一分配,都均分给百姓们。” “待四月初,城内以人头来领粮,每人每月领六斗粮,兵卒除外。” “不过记得提醒百姓们,这粮食不是一辈子都发,只是为了让大家开荒时没有后顾之忧才发放的。” “待开荒的田地均分到人均十亩的时候,这人头粮就停发了。” 朱高煦一直在花钱,脑中也一直在计算着。 刨除书本这些成本,单单说发粮食这一点,他从抵达吉林城到现在,已经许诺发出不少于五千石粮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