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 (第2/3页)
说是往南逃了十数里后,又绕道往北遁逃,燕王殿下命令甲骑脱马甲,北上追逐。” 说着,傅让也宽慰道:“那十余万牛羊走得慢,若是燕王殿下麾下马力充沛,兴许能截回些。” “应该没有问题,就是还没抓到哈剌兀让我有些难泄心头之恨。”朱高煦略皱眉头: “这次若是让他们逃了,来年或许我们还得受其侵害!” 十数万的牛羊,朱高煦也十分眼热,可眼下他没有能力吃下,因此对于他来说,杀哈剌兀才是可以让他和吉林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成果。 最少哈剌兀死了,兀良哈三卫的联盟会暂时瓦解,短时间内不能对吉林城造成威胁。 “这点你不用担心!”朱高煦还在担心,可傅让却打断开口道: “我率兵南下时,一路都是被砍杀的胡兵尸体,想来哈剌兀即便没死,也起码死伤惨重。” “这样最好。”朱高煦颔首,随后与傅让说起了十八部头人投效的事情。 傅让听闻,也说了安东城接收女真难民三百余户,两千余人的事情。 有了这批人,安东城开荒就会轻松些,不过伴随而来的就是安东城的粮食也不够吃了,所以他正准备询问朱高煦的意见,想着要不要留下这批人。 “这两千多女真人,你看要不要留下?” “自然!”朱高煦没有犹豫,当下的他最缺的就是人。 这一战,吉林城损失了太多人,不管是汉人还是女真人,他都需要。 因此他不仅要招抚女真人,还要旁敲侧击的从南边的老朱那里要人。 尽管不知道老朱会不会给他,但一年要一次移民倒也不过分。 《明太宗实录》:洪武二十九年四月癸卯,上率军解吉林围,遇胡兵,与战,杀元将察林帖木儿,追哈剌兀至六城之地,遇阿扎施里,复与战,杀敌万众,哈剌兀败逃,俘牛羊数万,上逐之。 《渤海纪事本末》:四月癸卯,颖国公于六城赫赫勒山设伏,元兵死伤甚重,牛羊溃逃,颖国公俘牛羊数千南下,遇太宗,告之元兵踪迹,太宗追往阿者迷去。 第165章 偷梁换柱 “安东城眼下过的如何了?”承运殿里,在朱棣着急忙慌的追杀哈剌兀时,朱高煦却已经放下心,与傅让聊起了安东城的事情。 “赶在去年入冬前和今年开春前开辟了不少耕地,眼下城池内外有熟地一万三千余亩,尽管做不到自给自足,但今年应该能产出至少六千石粮食,算是为你省点心了。” 傅让略带笑意的说出了自己在安东城取得的成果,尽管成果不算太大,但起码能让朱高煦的压力小一些。 对此朱高煦也清楚,并非傅让不想要更进一步,只是安东城和吉林城当初的境况一样,都是没人。 没有人,自然也就不能弄太多事情。 原本傅让应该准备一边练兵,一边开荒的,可当下刚刚开春就爆发了战事,他都还没来得及施展拳脚就着急忙慌的带兵南下驰援了。 对于安东城,朱高煦并不抱有太大的期望,只需要它自给自足就足够。 它更大的作用,是成为未来吉林城和三江平原的中转站。 朱高煦通过女真诸部了解了当下的三江平原,这个时代的三江平原,与它在十九世纪时的情况差不多,依旧是茫茫荒原一片,境内荆棘丛生,四处生有塔头甸子和沼泽遍布。 建设它,与建设吉林城和肇州城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就是修建水泥水渠来结束土地积淤的局面。 这个问题,不止是这几个地方才有,而是当下的整个东北都有的一个问题。 水泥修建的水利工程,能够极大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没有机械化的这个时代,三江平原虽然也十分难以治理,但比起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最少是可以通过现有手段治理成为良田的地方。 辽河平原虽然距离中原更近,但想要耕种它,得解决海水倒灌和辽泽问题,需要梳理和建设的水利工程,绝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