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节 (第3/3页)
那份家书。 那是朱元璋写来的书信,上面的内容是朱元璋告诉朱棡应该如何放牧、如何养羊养马,以及对于牧场不要竭泽而渔的各种关切之言。 除了这些,朱元璋还在信的末尾交代朱棡,若是日后胡兵十数万南下,不用与之正面抗衡,只需要将兵马百姓迁入城中,断了胡兵能打草谷的念头,胡兵自然就会退去。 这样的话,放在以前,老朱不可能交代的这么仔细,也正因为他这般仔细,才让朱棡察觉到了猫腻。 换做以往他节制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等沿边十余万兵马时,自家父亲都是交代自己要如何巡边,可眼下却招呼自己防守。 “小儿……” 朱棡咬牙切齿,山西为什么攻守易形?还不是因为他的兵权被夺了大半! 老头子怕他作乱,把他的兵权收走了大半,调走了他的旧部,现在的他除了本部三护卫和河套的东胜卫外,根本调不动任何一卫山西兵马。 哪有老子这样防儿子的! 朱棡攥紧了拳头,胸口处也时不时发出刺痛。 自上次与老头子争斗失败而晕倒,他胸口时不时就会刺痛,但很快又痊愈。 这病症,他也问过府上的医匠,但他们都说是自己气到了根本。 “不能生气……”朱棡自我安慰,同时双目微眯:“爹,您活着我什么都不会做,但您走了,就不要怪孩儿了。” “这天下,本就是兄终弟及!” 在朱棡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南京紫禁城内,朱元璋却是带着三个孙儿上了紫金山,来到了马皇后的陵前。 他带着朱允炆、朱高炽、朱济熺三人为马皇后上香,尽管今日并不是马皇后的忌辰,但他不知道怎么的,很想来这里看看。 坐在神道的树荫下,朱元璋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根登山用的木杖。 他双手撑着木杖,看着不远处的那三个孩子为自家妹子上香,心头总算感觉到了一丝亲情。 耿炳文和郭英还在秦岭平叛,他身边没个老兄弟,便是想说些话也没有人。 这种时候,他不免有些想念朱高煦了。 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想念那孩子,但就是会在很多时候,下意识的想到他。 “爷爷……” 朱允炆的声音把朱元璋叫醒,等他回过神来,他们三人已经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见状,朱元璋缓缓起身,带着他们往山下走去时,同时也询问道: “你们三人,近日在武英殿理政,可曾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他边说边往山下走,朱济熺听到后也急忙表现道:“迁移天下富户的事情有些难,下面的许多官员阳奉阴违,还得是国子监的贡生们出面,才能顺利迁移富户。” “只是这国子监的贡生,数量未免太少了。” 朱济熺在感叹,也是在抱怨,但对此的朱元璋却像一个长者般,教导着他们道: “大开官学是好的,可以为朝廷培养人才,以防一些挟才自重。” “只是你们了解过,这官学培养一名学生需要多少花销吗?” 朱元璋不用回头,他知道这三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回答不出来。 在他的众多子孙里,恐怕也只有已故的朱标,以及朱棡、朱棣、朱椿和朱有燉、朱高煦几人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果然,朱元璋猜的不错,身后的朱允炆和朱济熺、朱高炽三人支支吾吾,却是回答不出来。 瞧他们这副模样,虽然朱元璋不知道什么叫做“脱离民众”,但他知道深宫大院的孩子很难理解百姓的苦痛。 “你们不关心这些事情,所以你们能问出这种问题……”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