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 (第2/3页)
还是李谕过去打了个招呼:“还是你早啊。” “你是……李谕?!”sierra惊道。 “对啊,”李谕笑道,“这就认不出来了?” “好家伙!”sierra直接就蒙了,“你现在看着还挺……精神,这才像个新时代的人嘛!” 李谕说:“你也不认为长辫是传统?” sierra说:“我又不是不懂中国史,那算哪门子传统。” 该说不说,恢复了短发、穿上西装后,起码走在路上回头率比以前的辫子低多了。 哈佛距离纽约并不远,坐火车没多久就到。 如今的纽约已经超越费城、波士顿成为了美国的超级大都市,十几层的高楼都并不少见。 标志性的自由女神像也已经矗立在了纽约港入口,也就是哈德逊河入海口的自由岛上。 “你之前来过纽约?”sierra突然问道。 “并没有。”李谕说。 这是实话,虽然在各种美剧、电影中,李谕已经看到纽约被坏人占领无数次,又被英雄拯救同样多次,对纽约早就非常熟悉,但实地还真没有来过。 “那你为什么好像对纽约的繁华并不感到意外?”sierra看李谕一脸平静,与寻常人的反应根本不同。即便是一些美国其他城市的人,来到纽约也是各种惊叹之声。 李谕笑道:“怎么,难道我要表现得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吗?” sierra说:“不至于,但你确实太平静了……” 虽然纽约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兴建摩天大楼的城市之一,但如今最高的也就20来层,与后世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到了李谕上辈子时期,居民小区30多层的都很常见。 而且建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各种设计理念的提升,让后世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森林壮观太多。 现在的纽约,恐怕就算是蜘蛛侠来了,也荡不起来。 当然了,在这个时间点,二十几层已经是不得了的成就。 其实摩天大楼的兴建,除了众所周知的钢筋水泥土技术的兴起,更关键的因素还得是电梯的出现,不然这么高,谁能天天爬上爬下。 李谕说:“这仅仅只是开始。” sierra说:“好吧,原来你是这个意思。” 李谕知道他们心中的意思肯定不同,但李谕作为一个穿越者,也没必要纠结这些。 钢筋混凝土的技术确实也可以在国内早点大力推广,毕竟材料不难获得,唯独要解决的可能就是钢筋了;至于水泥,国内已经有了,不过这时候被叫做“洋灰”。像是詹天佑等在国外学过土木工程的,对此都不陌生。 “我要去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既然来了,就一起去吧。”sierra说。 李谕点点头:“好吧。” 毕竟是自己的作品,本人也该去一趟,而且说不定靠它能赚上一大笔。 sierra说:“昨天我问过他们……额,就是家里人了,他们说也可以让普利策先生帮忙做宣传。” 好嘛,普利策。 李谕说:“要在《世界报》登广告?” “当然,”sierra说,“现在《世界报》的发行量在整个纽约都无出其右者。” 后世大名鼎鼎的《时代》、《新闻周刊》这时候还没有诞生,纽约最大的报纸就是普利策手下的《世界报》。 除了《世界报》,《纽约时报》同样发行量惊人。 普利策不仅让《世界报》成了大报社,他自己也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