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 (第3/3页)
不出来哪里像飞起来的鸭子,难道是因为从来没见过会飞的鸭子? 这种布局咱们熟啊! 咱们的战斗机设计很多理念是继承自苏联的设计思路。而且到了李谕穿越前,已经可以说青出于蓝。像歼-10、歼-20就是用的鸭式布局。 (多说一下,歼-15并不是鸭式布局,也不是常规布局,而是三翼面布局。这么设计是为了融合鸭式布局和常规布局的优点,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提高战机起降能力,增强可靠性,毕竟人家歼-15是航母上的舰载机。三翼面布局设计难度也很高。) 总之,鸭式布局虽然在战斗机上很好用,但相应的设计难度很大。 后世的航空理论何其发达,而且是在先有成熟的常规布局后,苏联工程师才开始搞的鸭式布局。 莱特兄弟上来就用鸭式布局,的确是更难搞。 不过毕竟是早期的尝试阶段,没什么可说的。 甭管什么布局,能飞起来就是成功。 第一百九十章 洪门大佬 莱特兄弟制造的“飞行者一号”,重量非常轻,就算是加上驾驶员,也不过360公斤左右,所以任何设计都讲究轻量化。 受限于他们的鸭翼气动布局,更要求前端质量减轻,不然就会加剧头重脚轻,影响飞机的飞行稳定性。 换句话说,发动机的设计关键在于重量以及前后配重比。至于马力,十来匹就绰绰有余,毕竟起重质量很低。 或许是因为莱特兄弟申请的专利多数是鸭翼布局,后续的美国飞机制造公司为了绕开他的专利,采取了常规布局。 就像之前提到的,现在美国虽然有了专利局,不过审批流程很难像后世般严格。这件事美国的专利局有一定责任,但现在专利局也真心没什么人懂飞行器,否则不太应该让莱特兄弟的飞机作为一个整体专利通过。 专利局里更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爱因斯坦。 “您也在底特律拥有发动机工厂?”哥哥威尔伯·莱特问道。 “并没有,”李谕说,“我需要在纽约为你们制造。” “纽约距离北卡罗来纳似乎也近一些,”弟弟奥尔威·莱特说,“我们会为你付上足够的酬劳。” “我不需要酬劳,权当为你们的飞行事业添砖加瓦。”李谕说。 只卖一台发动机能挣几个钱,能参与到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的研制过程,可有意义得多。 不过莱特兄弟就很开心了。搞研发很花钱的,尤其还是飞机这种从来没有人成功过的东西。 “太感谢您了!真心想不到一个中国人能拥有这样的知识与胸襟。”莱特兄弟说。 李谕说:“发动机的制造会需要一段时间,你们有没有电报机?做好后我可以及时通知你们。” “您可以发到报社,他们会告诉我们。”莱特兄弟说。 “一言为定!” 莱特兄弟现在的研发工程进度很紧张,他们立刻就要赶回北卡罗来纳继续飞行者一号的制造。 而李谕也准备返回纽约。 “你当真要造发动机?”sierra问。 在她看来,这绝对是一项不简单的事情。 “有什么难的,”李谕笑道,“不过最好还是买一台缸数尽可能多的发动机看看。” 李谕想起别克的双缸发动机,决定找他买一台。 大卫·别克还没有成立别克公司,只能算作是一个研发制造汽车的小作坊,纽约车展上造出的两台车已经是极限。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