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第2/2页)
道自己生下的孩子将来成为了皇帝。 再说即便那时候,宫里真正的太后也是隆裕太后,幼兰根本没多少权力。 在宫里见识过慈禧本事的隆裕,虽然本事不咋地,但已经明白要把权力牢牢握在手里。 ——当年两宫太后的事还历历在目,她可不想旧事重演。 可以说荣禄一死,整个荣家基本完了。 即便荣禄开了天眼,知道这个外孙将来能成为帝王,也没啥用。 巴隆此前搞砸了不少钱,虽然荣禄有不少积蓄,不过按照他的花销,只怕会坐吃山空。 巴隆深深叹了口气:“难以为继,难以为继。” 李谕走到门口,轻轻咳嗽了一下,酝酿了好一会儿感情,死活挤不出眼泪,只能往眼睛里滴了几滴水,趁着没干立马假装哭着走进去。 “哎哟!我的荣中堂!您怎么就这么走了!没了您,大清可怎么办啊!” 巴隆看到李谕,“是你。” 但看李谕哭得如此悲伤,也忘了之前的小摩擦,泪水打转道:“帝师!” 李谕继续用哭腔说:“巴隆公子,你一定要节哀!” 巴隆突然也看到李谕帅气的发型,愕然道:“帝师,你你你?你这是什么说法?” 李谕说:“都是新式学堂要求,我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以及美国天文学会会员,经常出席西式庄重场合,就要按照西方的礼仪要求。” 此时都是重礼节的。 巴隆讶道:“英国皇家学会?!那么说,帝师您也是英国国王的帝师那般?” 李谕就坡下驴,糊弄他说:“可以这么理解。” 巴隆连忙说:“真是不得了!失敬失敬,想不到帝师越来越令人难以望即项背。” 李谕说:“好说好说,都是邻居,以后有事可以互相帮助。” 李谕只是说了个客气话,没想到巴隆竟然当真:“将来就要仰仗帝师了!” 李谕只得说:“应该的,应该的。” “帝师里面坐,”巴隆说,然后吩咐下人,“快给帝师看茶!” 李谕本来露个脸就想走,不过硬被巴隆拉了进来。 荣禄的两个女儿已经结了婚,也不用避嫌,都在厅中。 巴隆给她们介绍了一下李谕。 幼兰说:“我听过帝师,大公主(奕讠斤女儿)告诉我,您是个精通西学的人。” 李谕说:“略知一二。” 幼兰突然打听道:“您贵为帝师,经常能见到皇上,不知道皇上他……” 李谕警觉起来,他知道幼兰是慈禧的养女,谨慎道:“夫人的意思是?” 幼兰说:“许久不见皇上,不知道皇上身体可还安康?” 李谕说:“皇上身体挺好。” “哦,”幼兰说,“那我就放心了。其实我还想知道,为什么,嗯……算了!” 巴隆说:“妹妹,你有话就说,干嘛吞吞吐吐,李谕先生是自己人。” 李谕很想辩解,什么时候自己就成自己人了?不过此时也不便言说。 幼兰问道:“真是自己人?” 巴隆没心没肺,拍了拍胸脯,“当然是自己人。” 幼兰相信了,壮着胆子问道:“皇上既然身体安康,为什么一直不见有子嗣?” 我去,这可是个不得了的问题。 李谕哪敢随便回答。 但幼兰自从嫁到显赫的醇亲王府,也晓得慈禧对他们家的态度,总之心里有那么一点希望。 在皇家,这种希望真心要命。 李谕立马道:“对此我就不知道了。” 幼兰继续问:“您是西学大师,懂那么多不得了的洋人学问,难道也看不出来?” 李谕连忙说:“西学门类多了去,但你问的医学方面,我并不懂。” 幼兰说:“不都是西学,咋就又不懂了?” 李谕只好解释说:“就像礼部的官员不懂太医院的工作一样,区别很大。” “是这样嘛。”幼兰若有所思。 李谕摊摊手:“多的我也不知道,我只不过是给皇上讲讲西学课程。” 巴隆还很纳闷:“妹妹,你问这个干什么?皇上当然身体好得很,听说还经常参加朝会和祭典。” 幼兰白了他一眼,“我就是问问。” ——这个哥哥真是啥都不懂,看来荣家只能靠自己了。 李谕起身说:“时间不早了,我先行告退。” 巴隆说:“我送帝师。” 李谕阻止道:“请留步,反正都是邻居,近得很,两步就到。” 李谕回到自家,舒了口气,再问不知道要问到什么地方,估计光绪的细节都要他说出来才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