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6节 (第2/2页)

以儆效尤,觉得处决一个记者不过小事一桩,现在竟然闹到所有洋人都反对的地步。

    她还是不懂现代社会的逻辑。

    慈禧如今才算是有点后悔,于是又要求下面的官员不能“株连良善,致离人心”。

    此后对革命党的镇压中,清廷在处理方式上也多少有了顾忌。1905年下诏废止了凌迟、枭首等酷刑,还颁布《大清报律》等关于新闻行业的法规,算是由野蛮向文明前进了一步。

    沈荩终究没算白死。

    同时他也间接救了上海《苏报》不少被捕记者的性命。

    沈荩遇难时,正好遇上“苏报案”。

    上海《苏报》由于刊登章太炎关于革命的文章被查封,大批人员被捕入狱,其中就包括章太炎。

    清廷终究不能把租界的人直接带出来,于是向租界提出了“引渡”要求。

    但租界工部局看到清廷这么对待一个记者后,知道这些人被引渡过去几乎难逃一死,于是断然拒绝。

    也就有了此后清廷成为原告,在租界法院状告章太炎的事情。

    只是一旦对簿公堂,章太炎的战斗力就爆发了,清廷本就理亏,更说不过他。

    冥冥之中,沈荩可以说间接保住了章太炎的性命。

    ——

    当李谕再次来到瀛台给光绪上课时,突然发现一名法国医生正在给光绪看病。

    确切说,应该是查体。

    戊戌变法后,慈禧软禁了光绪,当时各国公使纷纷表达了激烈抗议,他们认为光绪的政令怎么看都是进步派,而慈禧则是保守派。

    列强不希望看到保守派执政,因为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光绪突然被囚禁,甚至宫中又以光绪的名义发出上谕,征召全国的名医来京城,给皇帝治病。

    问题太蹊跷。

    于是以英国公使为首的一众驻华公使强行要求派出他们的医生,“代表整个西方世界”,用“当今医学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给中国的皇帝进行“肉体上的体检”。

    虽然此时的西医还没有多厉害,不过其实他们更多的就是想知道光绪的身体状况到底如何。

    然后这位法国医生多福德就作为各国选出的医生代表被带进瀛台给光绪看病。

    多德福医生在慈禧、荣禄、奕劻等大臣,太医院医官以及李莲英等一众太监的注视下,脱下了光绪皇帝的衣服,扒开皇帝的眼睛看,又用听诊器和压舌板给光绪皇帝检查心率和口腔。

    这是以往宫中都不曾有过的事情,慈禧以及大臣、太监们呆若木鸡!

    然后多福德诊断出了光绪皇帝身体存在的问题:体虚、消瘦、疲倦,同时还有头晕、头痛、面色苍白、气喘、腹泻、腰痛等症状。但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而视力和听力下降。

    用现代人更容易理解的一个词应该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状态”。

    的确没有什么严重的疾病。

    不过也就是这位外国医生的检查,发现了光绪皇帝还存在“命根子”的问题,也就是遗净和阳伪。

    多福德认为是光绪皇帝的肾脏出了一些问题。

    他还对光绪皇帝的尿进行了检查,并对其中的尿蛋白进行化学定性检查。这应该是在中国宫廷医疗中,首次使用化学诊断的方法。

    反正太医院肯定不会做这种事。

    这下子真是有点尴尬了。

    要知道在古代,皇上的地位那是犹如人间之神,“天子”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就连皇帝的大便都能入药,还美其名曰“龙遗”。

    据说药店会从太监手中把皇帝每天的大便专门买过来,然后掺进去朱砂、百合除去臭味,再放山楂和蜂蜜,合成药丸,取名“龙遗丸”,高价卖给北京的达官贵人们。

    虽然售价不菲,依旧供不应求。

    想想也是:光绪只有一个人拉,哪供得上这么多人抢着吃。

    物以稀为贵喽。

    药店声称经常服用可延年益寿,清肝明目,壮阳补肾,强身健体。

    只是如今皇上肾都不好,甚至命根子都有问题,“龙遗丸”的功效就说不过去了。

    这不就是那个恐怖故事嘛:

    ——你能举个悲惨的例子吗?

    ——不举!

    哎,事情传出去,肯定会丢尽皇家颜面。

    不过此后末代皇帝溥仪好像也有这个问题。

    这真是……天要亡我大清!

    当时多福德也没开什么具体的药,因为本身就只是亚健康,所以得靠调养。

    他的建议是多喝奶,人奶牛奶都行。

    (不要问为什么有人奶,这东西在明清两代官员之中很流行,不便多说)

    甚至多福德还说人奶更好,要是喝牛奶,就要额外添加乳糖。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