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节 (第2/3页)
人,玻尔的坚定追随者泡利也深表异议。 加上这两年越来越多实验证明微观粒子不仅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能量守恒,单个的粒子也要遵守。玻尔只能放弃有些荒唐的bks理论。 李谕说:“东方有句话,叫做涅盘重生,葬礼不见得是坏事。” “先生果然和以前一样,充满哲学思想,”玻尔谦虚道,“研究所里的几位博士生一定和你有很多话题。” 这里面肯定有海森堡。 李谕问道:“海森堡什么时候回哥本哈根?” “应当快了,玻恩教授收到了一封美国的邀请,去美国几所大学讲解矩阵力学,海森堡在哥廷根也没有事做。”玻尔说。 “不如就在这里举办一次小小的学术交流会,把他们都叫来?”李谕建议道。 “估计爱因斯坦先生也会感兴趣。”玻尔欣然采纳。 —— 首先来的,就是爱大神。 李谕同他握手道:“教授又帮助量子力学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爱因斯坦叼着烟斗说:“实际上连我自己都开始困惑了。” “我看了那篇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文章,教授的表现堪称无私。”李谕赞赏了一句。 爱因斯坦无所谓道:“加上他的名字是必须的。” 爱因斯坦的人品魅力都很好。 实际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起码99%的功劳都是归于爱因斯坦的。 当时玻色犯了一个巨大错误,所有报刊编辑都看出来了,因此退了稿。玻色没办法,尝试寄给爱因斯坦,没想到爱大神赞不绝口,并主动翻译成德文发表。 然后爱因斯坦进行了更大的扩展,他预言在低于某个温度时,所有粒子都会进入基态,宏观上就会发生相变,即所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这些事都是爱因斯坦做的,玻色甚至没有意识到爱因斯坦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计算的。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显然是个量子领域成果———即便爱因斯坦一直反对量子力学,但他却好几次走到了量子领域的前沿位置。 李谕又说:“教授看过波动力学的论文了吗?” 爱因斯坦说:“看过了,他对德布罗意的论文进行了完美的延伸,能够触碰一个新世界。此前我就想过,要是用一束气体分子做双缝干涉试验,他们或许会像波一样彼此干涉。” 李谕说:“双缝有点难,但衍射实验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做出来。” 爱因斯坦最起码是坚持波粒二象性的,“我表示期待。可我仍然对量子理论的方向感到不安,它虽然在数学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其物理性质一直隐藏着,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你不是认为海森堡种下了一粒大种子吗?”李谕问。 爱因斯坦苦涩道:“我现在要改变看法了,海森堡种下的其实是个量子蛋!哥廷根的人都相信他,但我还是不能相信。” 这就是爱因斯坦对量子的复杂态度。 他或许希望量子理论与实验相辅相成“循序渐进”,而非这两年突然的大跨步。 但量子力学的实验其实比他的广义相对论还要简单很多……爱因斯坦的那些广义相对论预言,都是大半个世纪以后才有能力进行验证。 “太荣幸了,爱因斯坦教授,我和您有一样的观点!”薛定谔到了,“我也难以接受海森堡的说法。” 玻尔随口问道:“薛定谔教授,那你认为应该怎么样?” 薛定谔说:“波动性是量子力学中唯一的决定因素,就连量子跃迁也要符合连续性。” 量子跃迁是玻尔的能级理论核心观点之一,玻尔马上反驳:“不管实验中的原子谱线、还是能级理论,以及两位优秀博士生泡利的不相容原理和海森堡的矩阵力学,都证明了量子理论的正确。波动性并非决定因素!尤其是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将数学上的不可对易性完美体现了出来。” “矩阵力学嘛?”薛定谔似乎就在等这句话,“正好我有个成果借此机会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已经寄给杂志社,一两天后便会在《物理年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