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节 (第1/2页)
“而且吴将军反复强调,他只是个军人,不懂政治。” 李谕说:“过不了多久,《时代杂志》就要选个新的封面人物了。” 鲍威尔不知道李谕什么意思,转而说:“我刚刚还采访了奉系老帅张作霖,他送了我一幅字。” “张作霖?送你字?”李谕感觉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虽然张大帅不至于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文化程度肯定不高,有时报纸上的字都认不全。 鲍威尔从包中小心取出一幅字:“这个“虎”字,就是采访张大帅时,他现场写的。” 后世有一些张作霖的所谓书法作品,估计除了老张的印,其他的都真假难辨。 但眼前这个虎字,写得还挺威风的。可能是他平时喜欢东北虎,就也喜欢写“虎”字吧。 李谕问道:“鲍威尔先生有没有提到报人被杀一事?” 鲍威尔说:“张大帅说那是个误会,本意只想吓唬吓唬。” 李谕无语道:“您相信吗?” “我信不信都已经晚了,死人又不会说话。”鲍威尔说。 李谕叹道:“所以现在不少学者已经离开京城。” 将来鲍威尔还见证过不少北洋政府逮捕并杀害进步人士的事情,并在个人着述中有所提及。 此后的一段时间,李谕照例在各所高校进行多场讲座,主要讲了讲最近非常前沿的量子力学内容,包括矩阵力学、波动力学、自旋等等。估计除了李谕,国内没有其他人可以讲了,就是内容比较多,要讲挺长时间。 而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李谕准备带着全家先迁到上海居住。 用不了一年,北伐结束,大部分知识分子就会涌向上海。 李谕也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大同大学。 反正已经铺垫很多年,吕碧城对李谕的决定不可能有什么异议,而且上海的豫园和东平路别墅早就成熟,住进去也很舒服。 李谕和吕碧城先行出发,留着赵谦他们收拾打点,当然不会彻底抛弃这所房子,以后回来还要住一住。 上海的事务比北京繁忙,因为李谕还挂着上海实业协会会长的头衔,并且有心把大同大学建成将来比肩清北的高校。 对李谕来说,让大同大学成为顶级名校的难度没那么大,他每年都可以请来不少国际一流的学者过来开讲座,而且还会在大同大学中培养出几个诺奖,这些成绩绝对是实打实的。 如今的大同大学其实就很热闹,汤飞凡与何育杰只要是回国,就会在大同大学担任授课职务,将来他们也会成为大同大学的教授。 主要是大同大学的条件确实强,李谕给的待遇也足够好,上海又是整个远东最强的城市,天时地利人和全部聚齐,他们必然会留下。 这天正好汤飞凡回来讲生物学和医学,李谕开完自己的讲座后过来捧捧场。 等汤飞凡讲完后,好多学生围着他热情提问。 一名学生看着大同大学的实验仪器垂涎欲滴,“汤教授,您的仪器还有实验室真让人羡慕!” 汤飞凡说:“主要是李谕院士给的经费很高,放眼全球,这里的条件都不弱。” “院士先生对生物学也这么重视?”学生问。 汤飞凡说:“当然!李谕院士说过,生物学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学科。” 李谕正好走过来:“应该说是个未来的学科。” 那名学生见到李谕后,立刻尊敬道:“院士先生!” 李谕看到他的正面,总感觉在哪见过,“你是学校的学生?” “并不是,”学生说,“我毕业于复旦大学,现在是中央大学的一名生物系助教,叫做童第周。” 原来是他。 李谕说:“生物的奥秘还难以侦破,因为被化学和物理学所限制。” “被限制了?”童第周不太理解。 李谕说:“化学中的分子结构尚且没有得到验证,仪器也很难完成更加细微的观测,当然被限制。” “难道还会有比显微镜更能看到微小结构的设备?”童第周讶道。 “肯定会有,而且用不了几年。”李谕说。 童第周立马想到:“如果有人可以先发明更精细的仪器,那他不就可以轻松窥探更多生物的秘密?从而站在这个领域的前沿?” 李谕说:“的确如此。” 科技这东西,如果任其自己发展,不加干预,在一定的时间跨度里,差距绝对是越来越大的。 “所以这也是一场竞赛?”童第周说。 “可以这么理解,”李谕说,“而且是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场竞赛。” 童第周惋惜道:“那我们落后太多了。” 生物方面真心挺难追,李谕一直感觉难度颇大,只好问道:“你有没有想法早点出国留学?” 童第周说:“想自然想,可留学太贵。” 李谕最不缺的就是钱,“简单!你今年去试试考教育基金会的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