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175节 (第2/3页)
懂得在她手底下须小心, 不能乱来。 震慑有时候就这样用的,刘挽要的是匈奴人不敢轻举妄动,接下来,她自有办法笼络人。 登记造册之后, 刘挽将匈奴打散于朔方城各地, 几万人凑在一起,没事儿也可能会被他们闹出事儿,这种情况下要想他们不成势,须得将他们都打散。 随后给他们分田分地,原本属于他们的牛羊一律还回,接着既给他们立好规矩, 不管他们当不当回事, 每天让人提醒他们哪些事能干, 哪些事儿不能干, 不信邪的代价也讲清楚, 谁要是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只管来。 总的来说,刘挽并不过多的为难匈奴人,只要他们安分,一切日子都可以按他们从前的来过。 与之相比的是被卫青出去一趟杀了一圈带回来的人,正好,建朔方城需要苦力,几千人都是少的,须得想办法弄来更多的人。 这一点刘挽不置可否,城要建,想靠俘虏不成,不如花钱请人。 对于刘挽来说,能用钱来解决的事儿都不算事儿。 钱她或许没有多少,盐她是不缺的。 有了盐,想让人干活儿会很难吗? 有了盐,再配上咸菜和相较不错的伙食,安人心,不让他们闹腾又会很难吗? 卫青负责守卫朔方城,三不五时的出去巡视一番,找找看有没有漏下的匈奴人,和一众将士论及接下来他们到底如何对付匈奴来袭,有人对刘挽管朔方城的事表示怀疑,卫青一律不提。 开玩笑,刘挽到现在为止把人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有人再闹事,城也建得飞快,这要都还觉得刘挽事情干得不成,谁要是敢说自己能干得比刘挽好,来呗。 卫青见证刘挽用盐来拉拢人心,人手一斤的盐发下去,提醒他们好好干活,守规矩,盐不会缺。并且设立售盐处,将盐堆在门口让人看清楚大汉是不是真的不缺钱。 至于盐价,只要不是懒得不动的人,都不会说买不起盐。 匈奴人们看到那些盐,倒不是没有人想去偷,无奈盐的周围守卫森严,偷是不可能偷得了的。 当然,也有人动歪心思的觉得他们可以买些盐转手弄出去,不好意思,谁买了多少盐登记造册,用刘挽的话来说,她要保证的是大汉的子民都有盐吃,大汉境内各地都一样,但如果不是大汉的子民,有人想通过她这里转售盐,是通敌吧。 把盐给到匈奴人,刘挽能答应? 想买多一点囤的人,不成。一家几口的人,用盐几何,刘挽登记造册后既是为了方便知道各家的情况,何尝不是为了方便管理。盐,按他们人口当饭吃的供应够,多的他们别想,绝无可能。想闹腾的人,不如先说说看他要这些盐干什么? 自然不是为了吃。 不是为了吃,刘挽规定人不许卖有问题? 没有当下把闹事的人捉起来都是对他们相对客气。 匈奴人即明白了,刘挽防着他们呢。 谁能不防? 不防让他们放开的把盐弄出去,大赚一笔,同时又把匈奴养得白白胖胖,转头来对付大汉? 说起来私通匈奴的人,供出来的名单刘挽收集得差不多,证据也都查到不少,是时候送到刘彻手里了。按刘挽的意思,他们其实未必不可以将计就计,但危险是同样存在的。毕竟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话不可不听。 刘挽不管了,参与的诸侯名单刘挽都一并交上去,羸弱男子和哭包将为他们做的一切付出代价,后续交给刘彻,刘挽不必参与。 然后,张骞来了。 张骞进入朔方城,发现刘挽正在朔方城的城下正教人读书。 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孩子,穿着各种衣服,有匈奴的,也有他们汉人的。 刘挽正在给他们讲故事,讲起女娲补天的故事,正说到女娲斩神龟的四只脚当天柱,一群孩子惊奇无比问,有那么大的乌龟吗?竟然可以撑得起天,好了不起。 刘挽笑得跟他们比划道:“有啊,传说天是在女娲的操作下补好的。” 一群孩子又在那儿夸起女娲来,刘挽注意到张骞,抬眼看来,张骞连忙同刘挽作一揖见礼。 刘挽让他们把今天学的女娲补天四个字记下,明天她会来考,既让孩子们都散了。 “陛下在宫中甚是挂念长公主,不承想长公主如此的惬意。”刘挽打发完孩子即走过来,张骞感慨一句。刘挽挥挥手道:“也算不上惬意,想着诸事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教育也得捉起来,将来谁也不知道有人传道授业,他们之中不会出现栋梁之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