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_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6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63节 (第4/4页)

底何时来的,刘挽一唤,这么一个人立刻出现。一身的藏青曲裾长袍,于灯光之下分外的不起眼,可是多少人但见张汤这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自然是想起死在张汤手里的那些人。

    那都有什么人?

    又有着多少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张汤的命。

    “查案问人的事,自有廷尉府来解决。现在,确定你们不说清楚你们的诉求?你们若是不说,我要走了。”刘挽不慌的,尤其对于所谓的行刺事件,刘挽并不认为有哪里值得意外的。

    可是,盼她出面的人们,他们是要考虑清楚了,到底要不要把他们的目的说出来,说不清楚的后果是刘挽会无视他们到底,这就走了。

    想来,不会再有下一次。

    “长公主难道认为藏书楼应该握在您一人手里?”终是有人按捺不住。藏书楼,都到这一步,被刘挽撕破他们的那层皮,再装样子也是大可不必。既然如此,好,什么话都不用说,必须在第一时间将他们的想法道出来。

    “为何不能?藏书楼是我所建,我的心血,我的财富都在这儿,这样的地方不由我来决定,由谁?你们?”刘挽最后的两问,那是相当的扎心,很是期待于在她面前开口的这一位老者给个解释,她出钱出力建成的藏书楼,为何不能由她一人掌控?

    “此事关乎国本,身为大汉的公主,当以身作则。”其实这样的理由听起来十分的大义,但说服力很少。

    刘挽轻笑一声,显得十分无奈道:“我是大汉的公主,你们是大汉的子民,你们如果认为我身为大汉的公主当以身作则,为了国家安宁,当舍小我。那么你们?你们是臣,为臣者不该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百姓供养于尔等,你们不该为百姓谋划,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讲道理,尤其是大道理,刘挽从来不比谁差。重点更在于,刘挽不仅是会讲,更是那一个做到的人。

    第408章 以身作则

    刘挽极善辞令, 他们并非不清楚。早有所料的人于此时朝刘挽作一揖道:“我等自叹不如长公主识大体,更不如长公主心系大汉。然,为大汉百姓,但请长公主一定要将藏书楼归于朝廷。毕竟, 盐铁归于官营, 皆因那关系国之根本, 既如此, 藏书楼也当一视同仁才是。”

    提起盐铁一事,刘挽不得不说, 哎哟, 她早等着有人说出这句话, 不枉她一等。很好!

    “是我记错了吗?盐铁官营一事依然争议不休, 众卿并不认可。”刘挽又不是不了解情况的人,能随便让人忽悠住?明明一切都在商议之中,他们不是依然不愿意遵守吗?哪怕盐利都叫刘挽握在手里,但那铁, 多少人从中得利。

    既是得利, 依然挣扎的不愿意让朝廷全部握在手中。

    家里有矿,多好的一件事,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结果本来他们自家的东西,因为刘彻的一声令下,道所谓关乎国本,立刻要归于国家所管。

    对, 朝廷也要安排人采矿, 也会分配到不同人的手里。但是自己有和从别人手里拿, 那是完全的两回事。没有人喜欢受制于人, 要不然他们为何如此的抗拒被朝廷收了盐和铁的生意?其利之丰自不必说, 何尝不是断了他们的臂膀。

    没有人不清楚盐和铁的重要性,正因如此,每每匈奴进犯边境,抢得最多的从来都是盐和铁。

    盐是生活的必须品,铁是制作武器的原料。

    从来这两样东西都是各家权势的标配,握着他们,家财万贯,更不需要任何人的脸色。可是,被刘挽改进的制盐之法让他们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来源,铁的生意再被朝廷收回,更如同拔了他们的牙,如何不让他们恨得咬牙切齿。偏又莫可奈何,谁让刘彻已然强势表态。

    他们痛,在他们的认知里,也应该让刘挽痛上一痛。

    藏书楼,不管怎么样,绝不能再让刘挽握在手里。

    “盐铁归于官营,因关乎民生,长公主若不以身作则,我等不服。”不错,他们不服,没有道理刘彻对待他们用的是强势的手段,到刘挽这儿,刘彻竟然不管。

    由不得刘彻管与不管,他们必须想法子让刘挽将藏书楼交出来。

    “以身作则。这四个字在我听来是最有意思的。我但问诸位一句话,关乎国民根本之事,是不是诸位都觉得归于朝廷掌控,如此才算合理?”刘挽目光灼灼,闪烁精光,可惜,黑暗之中,背光的刘挽,没有人得以窥探她此刻的表情。

    根本没有人洞察刘挽言语中的陷阱,他们关注的莫过于,他们是断不可能从刘挽手中夺过藏书楼了不假,可是同样也不能让刘挽一直握在手里。

    藏书楼内培养出来的那些个人啊,无不让各家观之越发的心惊。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