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明君! 第175节 (第2/2页)
” 语罢,抬脚离开。 - 华县令按照洪灾灾后治理守则上面所说,对百姓实行了分区管理。 男女分开,老弱妇孺重点关照。 自然有人不愿意挪动,华县令便叫人在今日的粥里多放了很多大米,米香气散开的时候,他站在高处,朗声道: “大家快些分区完毕,今日便快些吃上浓粥,动作越慢,吃到的就越晚!” 米汤的香气勾起了饥饿百姓的动力。 为了一口吃的,他们在官兵的调节管理下,快速挪动起来,有那动的慢的,还被人催促。 县衙闲着的人全都动了起来,出去帮忙,在米粥香气的激发下,显得越发热火朝天。 曲渡边没出去,第一县令也不会叫他干力气活,第二,非必要情况,他不想出去闻空气里的血腥气。 很快,分区管制就有了雏形。 伤员区被重点关照,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夫,全都去了伤员区,还在边边角角处熏了艾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菌滋生。 - 用过午膳。 一道百人护卫的车队缓缓进入乐安县。 车队上装满了药材、粮食和珍宝酒,都用布盖着,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一开始只有少部分人注意到他们,后来车队里姓薛的老板突然在富户们居住的街道外面停下,开始施粥放粮。 消息一传出去,顿时吸引了一大批的百姓。 姓薛的老板身边有百余名护卫,都带着刀,百姓们纵然眼馋他身后的那一车车粮食,也不敢真的偷抢——而且薛老板是善人,给他们吃的,多挨饿等一会儿,他们愿意的。 人多了,自然吵闹。 林员外实在忍不住好奇心,差人出去打听。 出去打听的小厮很快回来,“老爷!那位姓薛的老板真有钱啊,你都不知道他带了多少粮食过来,足足二三十车!” “我看了,不仅有粮食,还有药材,甚至珍宝酒都有!” “但是他那酒不卖,他说用来给受伤的百姓伤口……消毒杀菌,好像是这样说的。” 林员外瞪大眼:“乖乖……” 珍宝酒啊,那可是天价酒! 在南宁刚一出现,就把原本的酒楼打压的活不下去,直到最近一年,珍宝酒才逐渐在大周贵族中流行起来,缓缓从勋贵流向富户。 就算是他,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敢珍惜的喝几口。 那不知哪里来的薛老板,竟如此奢侈! 林员外连忙问:“就这样分给百姓了?一点都不求什么。” 小厮:“怎么可能,老爷,我打听了,薛老板是专门到灾区行善的老板,只有一个目的。” 林员外:“什么目的?” 小厮:“在籍册上加盖官印。” 原来,这位薛老板因为曾经在自己家乡救灾,籍册上被当地县令专门写了一句‘救灾救难仁善之家’加盖了官印。 从此,薛老板尝到了大甜头。 小厮艳羡道:“据说薛老板的儿子,就是因为这句话,拜了一位很有名的先生当老师,现在都是举人老爷了呢!” “所以他现在到处行善,也只是求当地县令在他籍册上再加盖,代表他也来此地救过灾。” 林员外听罢,眼中异彩连连。 试问,谁家中没有供着几个读书的苗子?谁不想叫宗族繁盛,子孙出息。 他右手握拳,在左手掌心敲击,沉思片刻之后,蓦地下定决心:“叫上顾老爷他们几个,我们再去县衙!” - 显然不止林员外反应过来籍册加官印的妙处。 那是官府认证的仁善之家,实打实能带来隐形利益的,都弄清楚后,大家一起找到了华县令。 师爷拦住了他们,笑着说:“薛老板刚来,您几位先等等?” 林员外:“是施粥的薛老板?” 师爷:“正是。薛老板的善举,缓解了县里的压力,大人正在里面感谢他呢。” 感谢?如何感谢。 不就是加盖官印么。 林员外不由得伸头往里面看。 没多久,里面出来个胡子拉碴的老板,手里拿着本籍册,往袖子里一揣,笑得牙不见眼,跟华县令说:“您放心,我带来的粮食,就按照大人说的处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