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明君!_我真不是明君! 第1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真不是明君! 第190节 (第1/2页)

    曲渡边:“都好,可以给阿湘姑姑寄过去。”

    他看着山顶微微出神,后方突然传来一声:“七殿下。”

    是华县令的声音。

    “华大人?”曲渡边诧异回头:“你不是……”

    其余的声音消弭在口中,曲渡边神情浮起愕然。

    只见马车和车队不知何时已经被赶到了一边,华县令身后跟着数千的百姓——男女老少,几乎能来的全来了。

    华县令:“还好,赶上了。”

    曲渡边看着他们,一个念头缓缓浮出来,他看向杨太医。

    杨太医轻咳一声:“殿下,微臣实在是没有忍住。您试药的事,药方起效之后,我就说出去了。”

    现在恐怕不止三郡,连京城都知道了。

    宣妃也笑容和煦:“是啊,我们都知道的。”

    曲渡边:“………”

    华县令拱手道:“乐安县县令华芃,携乐安县百姓,送别七殿下,深谢殿下试药之恩!”

    数千名百姓伏地不起:“深谢殿下试药之恩!”

    感激、钦佩、深重的谢意重重击在心间。

    山谷林风,连绵回响。

    曲渡边瞳孔缓缓扩大,一时之间,无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仅仅几秒钟,他就快速将情绪全数压在心里,三两步跨上前,一把扶住华县令,皱眉道:“华大人,诸位乡亲,快起来!”

    “使不得,我真的没有做什么,该谢的是杨太医和诸位大夫。”

    华县令摇摇头:“我们自然不会忘记杨太医和诸位大夫的付出,但是药方早研究出来一日,便能扼制住蔓延,就能少死千人、万人。”

    “就算再晚两日,”他指着身后的百姓,“这些人中,能站在这里的会少多少呢?”

    “死去的人,或许是一家人的父母、儿女,是家里的顶梁柱。多活一个,就是多活一家。殿下,你当得这一谢。”

    语罢,再一拜。

    这些百姓尚且还没有渡过洪灾之后的困苦时期,吃饭还是问题,但他们仍旧在送别的这天,努力将自己打理的体面干净。

    曲渡边看着这数千名,脸上印刻着劳累、疲倦,但眼睛里已经隐隐有希望的百姓。

    在这一刻。

    他才终于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了可以触摸到的实感。

    他知道自己的举动会救很多人,可一直都是轻飘飘的踩不到实处。

    直到现在这一刻,直到他自己直面这些情感的时候,才反应过来,他当时轻易下定决心结出来的果子,是多么沉甸甸。

    曲渡边:“大家都起来吧,”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对华县令无奈笑道,“再这样下去,我真的要折寿了啊。”

    “呸呸呸!才不会折寿!”

    华县令还没说什么,第一排跪着的耿大猛地抬头,五官都皱在了一起:“俺们都说好了,要给您建长生祠,贵人长命千岁!”

    “是啊是啊。”

    “长生祠建好后,咱们一定天天上香。”

    “老天保佑心善的人呢,贵人哪里会折寿。”

    曲渡边:“长生祠?”

    不至于吧!

    “不妨事的,”华县令笑呵呵说,“咱们这的长生祠好建,泥胎糊起来的,只是费些功夫,花不了多少银钱。”

    曲渡边脑门弹出一个问号:“这不是花不花钱的问题啊华大人。”

    “您别不好意思,”华县令喊着百姓们起来,“乡亲们,七殿下还要赶路,咱们不耽误他的时间了,且都站起来,送一送吧!”

    “好!”

    “前面有泥坑的,原本填好的,都去检查一下,别叫马车颠着了!”

    耿大站起来:“交给我们,弟兄几个,走,前面开路去!”

    “走!”

    曲渡边一句完整的拒绝的话都没说出来,就被华县令、师爷,还有几个百姓推上了马车。

    他拉开车帘往外看。

    满地泥泞,前路坑洼。

    乐安县的百姓却送了他一片坦途。

    直到送出了这段泥泞地,百姓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