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 (第1/2页)
姑母有过交待,这三日内不允许任何人扰乱这场试探。 常岁安听懂了,这是妹妹不能出来,他也不能进去的意思。 他也不纠缠多说,只点头,看向塔内的方向。 明洛提醒道:“英灵殿内另设有祈福典仪,常郎君若想留下祈福,可以去那里。” 常岁安自然是想要留下的,一则他诚心想替常阔祈福,二来他要留下等着妹妹。 于是便点头:“我知道了,多谢明女史。” 又与明洛施礼:“这两日便有劳明女史多照料舍妹了。” 虽然都是明家人,但这位女史看起来秉公严谨,好像和明谨他们很不一样。 他记得妹妹之前曾经说过,这世道女子行事比男子更加不易,这位明女史能成为参政女官很不容易,单说这一点,是值得被敬重的。 所以他此时待明洛格外客气。 听得这一句托付,剑童有点欣慰,郎君日渐有些大人模样了。 明洛微颔首,正待离开时,又听那少年道:“不知可否劳烦明女史帮我转告我妹妹,告诉她我来了此处,这两日我在寺中等着她,让她……” 少年说着,忽然一顿,又连忙摆手:“不不,算了,还是先别说了,这么久没见,妹妹必然万分想念我,万一知晓我来了,在塔里呆不住了可就不好了。” 剑童:“……” 郎君好像自信过头了。 明洛“嗯”了一声,未再听常岁安的絮叨,转身回了塔内。 思妹心切的常岁安在塔外站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去了英灵殿。 半路上,他遇到了崔琅。 “岁安兄!” 崔琅惊喜地扑过来,如同见到了亲人,险些热泪盈眶。 他起初是随圣驾去往皇陵祭祖的,他本以为好友们也都会过去,可谁知师父没去,乔兄没去,最重要的是乔小娘子也没去。 等到了大云寺,好不容易将师父盼来了,但师父却在塔里不能出来,他也见不着人,只能依旧一个人干闷着。 还好上天垂怜他,把岁安兄送来了! 崔琅搭着常岁安的肩膀,嘴里倒着苦水:“……既都不来,怎也没人提早和我说一声儿的,害我这些时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能终日对牛弹琴。” 他如今已脱胎换骨不再是从前的崔琅,以前那些纨绔朋友已经追不上他的层次了。 常岁安听他埋怨了一阵,便问:“崔大都督是否也在寺中?” 毕竟如今他也是一名玄策军了,来了这里,应当先去上峰那里报个道。 “你说长兄啊……他今日一早便回城了,似乎是有什么急务。”崔琅也并不知崔璟奉密旨出京之事。 常岁安闻言也未再多问,二人结伴去了英灵殿。 将入殿时,二人遇到了荣王世子李录。 第179章 变废为宝新思路 常岁安抬手向对方行礼:“荣王世子。” 中秋花宴之上,对方忽然当众求娶他妹妹,此举让常岁安在面对这位荣王世子时的心情总有些复杂。 那披着裘衣仍显过分清瘦的青年抬手回礼:“常家郎君……” 他似想与常岁安说些什么,但看了眼英灵殿内的众人,大约是觉得不方便说话,便只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面色和气地道:“常家郎君,崔六郎君,一同进去吧。” 崔琅只点头,微一抬手,并未与之多说。 想和长兄抢他师父的人,一律视为贼敌。 于殿中祈福时,常岁安不时便能察觉到那位荣王世子总是看向自己。 常岁安有些疑惑。 在殿中不方便说话,而待从殿中出来时,崔琅又直接将他拉走了。 崔琅将人拉走后,又不忘嚼舌根:“……这位荣王世子瞧着温和无害,骨子里却未必如此,且看其上回在芙蓉花宴上的求娶之举,便可知此人满嘴谎话了,岁安兄可不要轻信了他。” 常岁安正色看向崔琅:“满嘴谎话……此言怎讲?” “你且想想,他身子这么弱,顽疾缠身,风一吹就倒,根本护不住人不说,且说不定哪日人就没了——谁嫁他谁就得做好原地守寡的准备,他若当真心仪师父,岂忍心求娶害她!” 常岁安神色复杂。 话虽缺德,但好像的确有点道理……? 崔琅言之凿凿:“所以什么心仪,依我看来,定是谎话!” 常岁安下意识地思索着。 如果荣王世子果真是在撒谎,那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他想着,便问了出来。 崔琅一时语塞:“这目的嘛……” 他怎么知道呢。 毕竟他说荣王世子扯谎都是临时来的灵感……帮长兄拔除情敌嘛,当然要将对方往坏了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