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 (第2/2页)
玉绵道:“既是要给令尊诊看,宜早不宜晚。” 崔琅闻言笑意微凝,露出了感动而苦涩的笑意。 感动于乔小娘子如此记挂他家中之事,苦涩于他阿爹的眼睛过于完好康健。 但眼下的局面已容不得他改口拒绝。 很快,崔琅便带着那位孙大夫,坐在了回崔家的马车上。 在如此封闭的空间内与人相对而坐,孙大夫眼神闪躲,身形紧绷。 崔琅也觉如坐针毡,欲言又止。 一旁侍奉着的一壶不时抬手擦一下汗。 在这诡异难言的气氛中,马车就这么来到了崔家。 孙大夫一言不发地跟着崔琅来到了崔洐的居院。 崔琅得知父亲在书房内,为稳妥起见,便道:“孙大夫稍等,容我先进去说一声……” 他先进去探探路。 孙大夫点头,等在书房外石阶旁。 不多时,忽有杯盏被摔碎的声音自书房内传出,吓了孙大夫一跳。 “……竖子,给我出去!” 崔琅就这么被骂了出来。 此间书房宽阔,分内外两间,崔琅便在外间偷偷问跟着他一同出来的卢氏:“阿娘,父亲这又是发的什么疯?” 不看眼睛就不看呗,至于拿东西摔他吗? “你也是会挑时候……”卢氏看一眼内室,压低声音道:“听闻你长兄明日便要率军赶赴北境,数载难归……正在气头上呢。” 崔琅听得发愁:“长兄在京中父亲心中堵得慌,如今长兄要走了,父亲怎又要闹?” 卢氏叹气:“你懂什么,错都在你长兄。” 她道:“大郎错就错在,没从玄策府负荆三跪九叩回到家中,再在这书房外当着众族人的面跪上三天三夜,求你父亲答应让他去北境……待到第三日时,你父亲从书房里出来,冷着脸说一句‘不准’,你长兄应下退去,再不提去北境之事,这件事才算圆满。” 崔琅不由赞叹点头:“……在理啊。” 继而道:“那父亲还是气着吧。” “且得气上至少七七四十九日呢。”卢氏说着,看向儿子:“你又跟着发的什么疯,好端端地,找什么擅治眼疾的大夫上门?” 若非清楚儿子没这个胆子,否则她真要怀疑这小子是在阴阳怪气他父亲有眼无珠,眼盲心瞎了——虽然这也是事实。 崔琅疑惑挠头:“上回不是父亲自己说他眼睛不舒服吗?” “他何时说过?” “那可能是儿子记错了吧……本想着献一献孝心呢。”崔琅叹气:“既然父亲不需要,那儿子还需去同那位大夫解释一二。” 崔琅说着,不待卢氏再问,便溜之大吉。 卢氏狐疑地盯着儿子快步离去的背影。 崔琅来到孙大夫面前,笑道:“孙大夫,咱们走吧,不看诊了。” 孙大夫“啊”了一声。 崔琅赧然一笑:“原来我父亲的眼睛好好的,是我记混了!” 孙大夫又“啊”了一声。 这位郎君有几个父亲啊,这都能记混? 崔琅与他赔不是:“真是对不住……叫您白跑一趟了。” 孙大夫忙摆手。 今日给那位乔家娘子诊看,本已耗尽了他近一年的话量,但他拿了人家的重金,又不得不凭人差遣跑这一趟。 能白跑一趟,这是好消息。 但坏消息是,这位热情的郎君坚持要亲自送他回常家。 不料在半路上,却很快听到了另一个坏消息。 这个坏消息已经传回了兴宁坊。 “女郎……出事了!” 刚送了乔家兄妹离开的常府女使,此刻惊慌失措地从外面跑回来:“郎君在去玄策府的路上,被大理寺的人拦下带走了!” 正查看着沈三猫使人送来的米粮账册的常岁宁,闻言忽地将手中册子一合,抬眼正色问:“可知是何缘故?” 若只是寻常带去问话,女使必不会惊慌至此。 “说是郎君与谋害长孙七娘子一案有关……他们是奉命捉拿郎君去大理寺受审的!” 常岁宁面色一变。 这两日她便隐有察觉大理寺像是暗中锁定了可疑之人,却未曾想到被怀疑之人竟是她阿兄?! 常岁宁立时起身,快步往外走去。 喜儿匆匆跟上,不安地问:“女郎这是要去何处?” 常岁宁:“大理寺。” 此事极为蹊跷,好比突然被人打了一记闷棍,阿兄什么都不知道,她也什么都不知道,当务之急至少要先了解清楚其中状况,接下来才好应对。 再者,事出突然一切未知,她怕阿兄会出什么意外……在最坏的可能面前,迂回即是冒险,所以她要直接赶去大理寺。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