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好_第4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7节 (第1/3页)

    她给她们拥有一技之长的机会,及施展一技之长的土壤,她会尽量维护好这片土壤,替她们挡去阻力,给她们茁壮成长的时间。

    这件事不是易事,尤其是着眼天下旧俗而言,但她如今既掌控着江都,便不妨借着这份淫威,以江都为起点,先试一试看。

    读书,女官……这些都太高了,且注定只是少数人能够触及到的,大多数人只会以平凡的身份过完这一生,她既一直信奉盛世须看低处,那便从低处改变,让它慢慢扎根。

    旁听着这一切的骆观临,一直未有说话,面具下的表情却始终有些郁郁。

    但姚冉仍在负责誊抄藏书的收尾事宜,此刻只能由他旁听着,并草拟此事的章程。

    骆观临笔下不停,作为一名坚定的父权拥护者,他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会成为第一个写下这些十分有望提升女子地位的章程的执笔人。

    世事弄人之孽缘,莫过于此……

    且那些人说的又快又乱,想一出是一出,他手都写酸了!

    第352章 出了些差池

    殊不知,更累手腕的还在后头。

    将女子出门参与做工之事初步拟定之后,王长史让人进来送了茶水,大家稍歇了歇嗓子,思绪却仍无法控制地停留在女子参与做工有可能带来的诸多影响之上。

    骆观临看着草拟而成的诸多条例,亦是心绪繁杂。

    与这些地方官员们又有不同,他曾是真正近距离接触过治国大策的朝臣,比起在座这些人,他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女子参与做工”这六字带来的冲击。

    抛开“危机感”不说,在座这些人更是从一开始便被常岁宁网进了她织好的那张利益网中……人最想抓住的,往往是眼前最近的利益。

    由此足可见,她从踏进这座刺史府的第一日起,便开始为自己来日方便施行政令在做准备了。

    骆观临面前也有一盏茶,但他未用茶,他并未开口,不觉得渴,只心中似遭烈日烤灼,始终不得平复。

    歇息喝茶的间隙,有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官员夸赞此凉茶可口解暑,常岁宁笑着看向骆观临:“此茶是钱先生家中高堂金婆婆,亲自费心熬煮的。”

    骆观临闻声回过神来,听得那句“金婆婆”,只觉眼前再次一黑。

    这是他那“足智多谋”的母亲自取的新姓,母亲本姓靳,为了随他改换身份,便换了新姓,但这新姓是出于什么用意,便不必多说了。

    如今他姓钱,母亲姓金……普天之下,俨然再没比他们母子二人更“旺主”的了。

    几名官员便笑着夸赞了这位煮的一手好凉茶的“金婆婆”几句,又与“钱先生”客气地道:“……如此暑天,实叫令堂受累了。”

    短暂的闲聊后,常岁宁将茶盏放下时,即道:“户曹方才提到的增户,的确也是一件要紧的大事。”

    户曹官员没想到她又突然提起她前脚才否定过的事项。

    “我言不必鼓励生育,反让女子外出做工,并非就是否定增户大事。”常岁宁解释道:“我只是觉得,现生这种事太过耗时耗力耗人,而当下尚有更好的选择——”

    “诸位,比起现生,咱们何不致力于现拐呢?”常岁宁眼神期待地问,这次的期待很是出自肺腑。

    现拐?

    怎么个拐法儿?

    在座的自然没人会单蠢到认为,这话的意思是让他们每人担个货箱,扮作货郎走街串巷,去做那拍花子的勾当——

    “刺史大人的意思是……让江都之外的人,来江都落户?”

    常岁宁“嗯”了一声,道:“能来落户的,便能来种地做活,怀胎十月才能生下、还得喝奶的新娃娃,哪有这些几百个月大的大娃娃们合算?”

    这便等同无痛生娃,且这“娃娃”落地就能扛着锄头下地了,更甚者“生来”便会写字,多懂事啊。

    众官员都明白她的意思了,这是打算要大力鼓励外地人前来江都落户之事了。

    “如今江都有我和我阿爹率重兵在此护卫镇守;有千百年来从不示外的珍稀藏书可以广授;更有不拘一格接纳人才的诸多良策,这些时日已然可见,无论是功名在身的文士,还是世代耕种的农者,哪怕是擅口技的技人,只要身有一技之长,或纵无所长却肯踏实用心向学之人,皆可在江都立足——”

    常岁宁含笑道:“如此有诚意的江都,若还不能成为让那些因战祸而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