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快乐你不懂_第1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节 (第1/3页)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imax 3d长片是04年大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的《极地特快》,就是《阿甘正传》的那位导演,但票房口碑都只能算是一般,显然这项新技术当年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桃乐丝也首先想到了南加大老学长的这部电影,“《极地特快》啊。”

    “是啊,现在技术更加成熟,效果更加出众,等《阿凡达》拍完了我可以雇佣它的团队,而且当时的3d imax银幕还很少,米国只有75块,可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贡献了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高达7700万刀!而现在米国已经有超过100块imax了,两年后肯定更多!”

    “两年后?”

    “是的,我打算用两年来完成这部电影!”王权素来以快枪手闻名,一年两三部电影根本不在话下,而现在他竟然要用两年拍一部电影!

    可为什么是两年呢~

    因为《阿凡达》是两年半。

    所以王权希望是两年!

    “你就这么看好imax和3d?”桃乐丝感觉都不认识王权了,这还是自己认识的唯利是图的王导吗,两年时间都足够他重新打造一个《暮光之城》系列了!

    王权问她,“你知道3d电影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

    这难不倒桃乐丝,“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有立体电影了,不过相当粗糙,而且那时候的片源也早就找不到了,普遍认为的第一部3d立体电影长片是52年的《非洲历险记》,立体电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有过一段时间的繁荣。”

    “是的,那时候就连大导演希区柯克都拍摄了3d版本的《电话谋杀案》,可见当时确实火过一阵,可为什么火呢?”

    不等桃乐丝回答,王权就自己给出了答案,“为了把观众拉回电影院。”

    桃乐丝恍然,对啊,那时候正是电视机在米国普及的时候,也是电影行业的低谷期。

    拍电影的导演和商人想尽办法想要把观众拉回电影院,3d立体电影就是其中一种针对电视机的措施。

    不过受限于技术条件,立体电影终究没能成气候,后来还是七十年代,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那代导演靠着特效大片让银幕重新焕发魅力,重振了低谷期的电影行业。

    王权道,“我觉得现在又到了通过革新技术把流失的观众拉回电影院的时候了,其实像老斯、卡梅隆,还有泽米吉斯这些大导演也都意识到危机了,虽说近几年北美总票房一直很稳定,但别忘了,票价可并不稳定,票价涨幅远超票房的增长,这说明什么,说明观众是在减少的,而这一次让电影观众流失的是互联网。”

    桃乐丝叹了口气,“你说的有道理,现在互联网的诱惑太大了,有太多好玩的事情可以让人忘记看电影,这么爱电影的米国,竟然有一半多的人一年都不会进一次电影院。”

    王权,“而且网络盗版也非常猖獗,盗版流通速度之快简直触目惊心,就说《暮光之城》吧,在内地上映第二天网上就有录屏盗版了,而3d电影可有效地防盗版。”

    虽然王权根据“影视库”可知,3d电影也只是一股风潮,3d电影的问题很多,到2025年除了卡梅隆还在坚持,很多导演基本都不再玩3d了,但3d这股风潮的出现对内地电影生态非常重要。

    很多热衷于看盗版,没有影院消费习惯的观众被3d逼进了电影院,短短几年,票房和观影人次实现了几连跳,一跃成为能够挑战全球最大市场北美的第二票仓。

    所以3d必须要搞,不搞不行!

    此时电影已经接近尾声,桃乐丝指着银幕,“如果只是拍成这样,恐怕很难像你说的那样起到轰动效果吧。”

    是的,3d电影一直有人搞,搞得好了就是《阿凡达》,开宗立派,成为影院救世主,引领一时之风潮。

    搞不好,或者说搞不出动静,那就是《地心历险记》,除了迫使电影院更新3d放映设备,为后面的《阿凡达》铺路,也就是小赚一笔,在影史上留不下什么名字。

    王权道,“我剧本还没有彻底完成,等我写完了,你再来评估是否值得投资,或者我可以从外面拉投资,龙抬头只做发行。”

    “肯定要从外面拉投资,制作加宣发起码两亿多刀,龙抬头必然承受不起,但大头我们还是出得起的,”桃乐丝搂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