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115节 (第4/4页)
解释;而下面的人心领神会,也绝不会没有颜色的逼问这一句。什么都问清楚了,责任岂不就是皇帝的了? 大概是数十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反问,连真君自己都愣了一愣,随后才照例阴阳怪气: “你倒是很会问。可惜,如果是其余的内阁学士作答,就不会多问这么一句。” 世子很认真地回话: “那是当然。内阁大学士都是学富五车的高人,天下的事情没有不明白的。但臣那点可怜的墨水,连‘子曰’、‘诗云’都不认得几个,要是再不多问问,只怕会坏了圣上的方略。” 飞玄真君:………… 说实话,要是别人这么回一句,那老道士非得怀疑他是有意讥讽藐视皇权不可;但世子说这么一句……哎,什么“可怜的墨水”、“大字不认得几个”,确实也不像是谎话。这样平铺直叙的说出老实话,反而有一种不可言喻的效力。 在朝政上说实话总有意料不到的作用,皇帝竟一时愣在了原处,没有立刻回话。而世子的神经人设不倒,居然又问了一句: “还是要请陛下示下。” 这是一步步逼过来了!也就是穆氏的文化水平远近驰名,谁也不怀疑他是故意藏拙;否则单凭这两句不知好歹的回话,起码也得治一个大不敬的罪名。饶是如此,皇帝依旧是忍耐再三,才没好气的说出了那个至关重要、几乎能左右日后大半局势的表态: “好!” 这句话太关键、太紧要,几乎可以算是一字千金的许诺。穆氏都顾不得再安抚大为不满的皇帝,立刻就低头答应了下来,做实这一句要害: “臣遵旨。” · 除了在穆国公世子的手上破过一次功以外,皇帝与中枢间对答无碍,短短几句问话就将千斤重担尽数交卸了出去,为自己再清扫除了一片躺平的空间,足可再缩回西苑优游岁月。如果忽视掉中间不恰当的小插曲,那这也可以算得上是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潇洒倜傥之至。皇帝大抵心满意足,在交代完一切事项之后,终于心血来潮,决定吐露一点他斟酌了很久的密辛。 “这半年以来,锦衣卫的人到海商处采买货物,探听消息,都说西班牙人得天独厚,在远洋以外占了一块叫‘美洲’的宝地,物产丰饶,金银称是,以此而雄霸四海,不知是否确实?这‘美洲’究竟是什么地方,你们也仔细访一访。” 此语一出,别人倒也罢了,不过唯唯听命而已。只有垂手缩回人堆中的世子眼角一跳,小心抬起头来,若有似无的瞥了皇帝一眼。 第139章 莫名忧虑 显然, 谁也不可能询问这“美洲”到底是什么来路。所以,在仔细聆听完皇帝的口谕之后,大家只能将关窍记在心里, 而后再次匍匐行礼,恭龄圣上的训示。 到此为止,皇帝与重臣之间数月一次的当面沟通就算是结束了。飞玄真君径直入内, 再不回顾;大臣们则垂头屏息, 肃立恭送,等到皇帝的影子消失于屏风之后, 才由宫人招呼, 逐个离开内殿。 往常重臣们觐见之后下朝休憩,都是由李再芳黄尚纲等大太监负责迎候招待。但现在黄、李两位失去了在御前行走的资格, 就只有由思善公主一力顶上,拎着拂尘送大家出门。本来这种私密独处的时间是内阁与司礼监间彼此勾兑的好时候,哪怕干不了什么大事, 私下也能打听打听皇帝的心情。但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与思善公主相熟,勾兑也不知如何勾起,所以一行人跟着公主走了半晌, 还是闫阁老硬着头皮打破了僵局: “不知圣上御体如何?” 思善公主默然了许久, 仿佛才艰难组织好了言辞,应付这并不擅长的局面: “圣上月前曾偶染微恙,但已无大碍。近日更在着意调养, 很快就能康健如常。” 一来一往, 臣下惯例的问安已经结束。但闫阁老人老成精,却本能地察觉到了某种古怪的迹象: “圣上在调养?可近日西苑并未传召太医啊。” 思善公主又愣了一愣, 有些僵硬的回话: “陛下的口谕,不必——不必传召太医。宫中所用的都是南洋的方物, 与中土的药物药性殊异。太医连南洋的气候体性不懂,又能从补药中看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