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第1/2页)
这些王八蛋,没有一个好人。自己想要为大明干点实事,他们全是拦路虎。 李适也知道不把这些人给干掉,自己对京营的改革实在难以进行,就算是做出了成绩,也会被他们给冒领了。 我李适可是一个喜欢吃独食的人,要么我就不干事,也不会和你们分享胜利的果实。 要么我吃独食,我才会干事。 李适回想了一下刚才和朱纯臣高起潜的会面,不由感叹自己的表面功夫越来越到位了。 表面上对他们恭敬异常,实际上心里面却在想方设法干掉他们。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口蜜腹剑,这可是唐朝李林甫的成名绝技啊。 我李适原本是一个不善言辞,不爱交际的人。现在怎么突然变成一个牙尖嘴利,口若悬河的人,看来真是环境影响人啊。 自己还需要多读书,多增加一些知识,才能继续混得风生水起。 读什么好呢,李适也很纠结。 心里却默默把唐朝的来俊臣,李林甫。宋朝的秦桧,贾似道。本朝的严嵩,魏忠贤给记在心里,这些都是自己学习的对象啊。 不是自己不想当个好人,而是一个奸臣更有性价比啊。 奸臣也有奸臣的道,如果真的能拯救大明,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此后几日,李适都是老老实实的在京营混日子。每天只是到京营报个到,然后要么在公房里面喝茶,要么带着张龙赵虎在北京城乱逛。 成国公朱纯臣和监军高起潜很满意李适的状态,渐渐的对他失去了疑心。 而李适趁着空隙,才好好看了一下大明的京师。 怎么说呢,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这还是在城内,城外那才是是人间炼狱。 今年,黄河一带又是大规模的旱灾,然后闯军围攻开封。 为了延缓闯军的行动,河南的官军掘开了黄河,现在的河南那是刚经过旱灾,现在又是水灾。 李适知道真正的水灾还没有来,要等到今年九月,那才是真正的洪涝,整个黄河下游都会被洪水肆虐,甚至连大明的生命线京杭运河也会被阻隔。 而天灾以后便是大规模的瘟疫横行,而京师就是瘟疫的重发地。 李适也只能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而没有任何改变的能力,最为现实的事那就是朝廷根本没有钱。 李适只好把这些先放一边,既然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那么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几天晚上,总有官员前来拜访李适,不过李适可没有见。 当然不是李适清高,而是万一被人发现了,自己的人设可怎么站稳,我李适可是一个孤臣啊。 还有要是让人知道自己收了小弟,自己还怎么指使这些小弟去干事。 他们一站出来这不都知道是我李适在使坏,完全不能体验躲在背后阴人的快感。 虽然李适没有主动出来见面,但还是把这些主动靠近的官员的名字给记下来。 自己不方便出马,可以指使其他人去啊。 这不李适特意找到了高尔俨,让他当自己的代理人,专门去接触这些人。 高尔俨对这个差事那是喜不自胜,果然几天接触下来,高尔俨的荷包都装的鼓鼓的。 李适结合名单和高尔俨的接触情况,选取了几个可靠的人当作外围党羽。 今天又是一个大朝会,主要讨论和满清议和的事情。 黄景昉靠近李适,小声说道, “今天主要商议和建奴议和的事情,你有什么要交代的。” 李适抬头了看了一眼这个便宜伯父,露出一丝笑意。这个便宜伯父的工具人人设那是越来越娴熟啊。 第41章 御史弹劾京营 “议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等会有人弹劾我,你要帮我推波助澜。” 黄景昉???这个侄子真是越来越诡异了,叫自己弹劾他? 不过黄景昉知道李适必有所图,也不问缘由直接答应下来。 随着太监的一声“上朝”,李适抖了抖绯红的官袍缓缓进入金銮殿。 崇祯皇帝还是姗姗来迟,坐在龙椅上还是扫视一番群臣才开口说道, “建奴多次遣使求和,我大明是否要和建奴先停战?诸位爱卿来议一议。” 兵部尚书陈新甲率先站出来, “陛下,臣认为应该先和建奴停战。腾出手来先全力剿灭闯贼,开封已经被闯贼围了数月,危在旦夕啊。” 崇祯其实也想先和满清停战,要知道崇祯认为威胁大明江山的是这些流寇,而不是满清。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